2024年 第4期
整刊阅读
中国式现代化对马克思跨越理论的思想贡献
任晓伟[1]
(5-11)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民主观
任鹏[1]
(12-19)
海外学者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范式:内容、局限与破除
张丽丝[1]
(20-26)
作为一种社会认识论的文化哲学
欧阳谦[1,2,3]
(27-33)
社会科学还是社会批判理论?——从阿多诺对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批评谈起
李哲罕[1]
(34-39)
习性与场域:构建一种反还原论的行为哲学
贾丽艳[1]
(40-47)
在线庭审当事人程序选择权的形态与保障
胡学军[1]
(48-58)
论低生育率时代的生育权行使规则
朱晓峰[1]
(59-68)
第三人冒名变更寿险投保人的民法问题研究
李飞[1]
(69-77)
数字技术下的社会政策理念、类型及应用
卫小将[1,2,3,4];邹林杰[1]
(78-86)
“结构—行动”视角下社区工作者工作异化的形成与化解
郑广怀[1]
(87-96)
共建“熟人社会”: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困境审思与复合重塑
蔡华玲[1]
(97-104)
中国式现代化导向下的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演进研究
师博[1]
(105-116)
以区域产业协调的“五大创新机制”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周绍东[1,2,3];张恒[1]
(117-123)
市域新质生产力:水平测度、时空演化与影响因素——基于2012—2021年全国277个城市面板数据的研究
卢江[1,2];郭子昂[2]
(124-133)
以新质生产力全面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理论逻辑与现实路径
高鸣[1,2];宋嘉豪[3,4]
(134-142)
信息技术型构智慧应急管理:内涵、维度与路径
张明军[1,2];李天云[1]
(143-152)
从DB到B-Ready: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变化与中国应对之策
孙悦[1];范健[2,3]
(153-166)
论清朝对东北的有效行政管辖及“大一统”农耕文明的形成——以“新满洲”编旗垦田为视角
刘凤云[1]
(167-182)
再论人工智能艺术的阐释学问题
谷鹏飞[1,2]
(183-191)
纳兰性德骈文的独特性
于景祥[1,2]
(192-198)
生态学语境下“自然”的延异——从马克思到威廉·莱斯
董琦琦[1]
(199-207)
国内—国际融合传播:信息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的国际传播新格局
方兴东[1];何可[1];钟祥铭[2]
(208-218)
论“政治大一统”的现代意蕴、现代共同体价值及世界意义
孟凡东[1];翟成鹏[2]
(219-227)
情感转向:农村养老服务实践中的家庭本位与路径优化
张金荣[1];姚君[1]
(228-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