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10月08日 星期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中华文化论坛

中华文化论坛

Journal of Chinese Culture

该刊已选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2-2013)、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

简  介:本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光大民族传统美德、繁荣社会科学研究,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办刊宗旨。本刊为一本有相当理论深度、集全国众多学者研究成果,具有一定前沿性的专业学术参考书、对于广大文史、哲学爱好者来说,本刊又是一内容广泛、可读性强的好书。

  • 主管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 主办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 创刊时间:1994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成都市一环路西一段155号1号楼508室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8-0139
  • 国内统一刊号:CN 51-1504/G0
  • 邮发代号:62-52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4期

“生生”:作为一种哲学的开端 曾海军[1] (4-13)

释“民”——兼论周代“民”阶层的扩大与政治地位转变 唐明亮[1] (14-23)

郑玄进出孔庙与唐至明经学变迁 张攀利[1] (24-33)

盛唐集贤院形成史论 谢守华[1] (34-43)

南亚廊道视角下金牛道线路和文化遗产综合研究 万娇[1] (44-55)

学术传播与知识互动:清儒汪喜孙与朝鲜燕行使的跨文化学术交流研究 陈功文[1] (56-67)

晚清西南边疆县政的重建及其困境——以胡秀山和《宦滇纪事》为中心 陈懿人[1] (68-81)

宋代考据学与文言小说文本形态的新变 李一如[1] (82-92)

宋元僧传的编纂观念与叙事语言——以《新修科分六学僧传》为中心 李熙[1] (93-102)

翁同龢书法活动研究:以翁氏日记为中心 徐万欢[1];李海[2] (103-110)

从“宗教”概念的语境看美育代宗教的合法性 马毅[1,2];曾晓冬[3] (111-118)

政论、史论与史实:明太祖“行事多仿汉高”说生成史考论 胡丹[1] (119-130)

生态破坏论再探——历史时期巴蜀矿业发展与生态互动研究 张铭[1,2];张瑞[3,4] (131-142)

试论夏商周考古中的器物分类——以新都马家战国墓出土器物为例 冉宏林[1] (143-151)

从意象论到意象派:《锦瑟》诗阐释中的范式转换 崔立国[1,2] (152-163)

北朝夷夏观念下的巴人族群 王怀成[1];陈雨欣[1] (164-172)

“华夷之辨”与南宋士人的家国意识及其文学呈现 罗超华[1] (173-182)

族群互动与文化互融:保山坝子的历史移民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 黄凯[1];那金华[1] (183-192)

刘福春新诗文献馆藏品选 刘福春 (193-193)

《中华文化论坛》注释标引规范 (194-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