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Guangxi Minzu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14)、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曾用刊名: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简 介:本刊大力发表人类学民族学方面的学术论文,也十分欢迎处在学术前沿的有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新材料的其他人文及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稿件。本刊致力于中国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的规范化建设,以提升中国社会科学的学术品位。
- 主管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 主办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 创刊时间:1978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广西南宁市大学东路188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8179
- 国内统一刊号:CN 45-1349/C
- 邮发代号:48-89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4期
广西民族大学中国——东盟法学院/法学院简介
(F0002-F0002)
中国式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户主体性——基于土地流转的一个分析框架
夏柱智[1]
(1-10)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城乡融合发展的三重逻辑与实践进路
王昊[1];曹颖轶[2];刘文[3]
(11-20)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逻辑建构与实践路径
韩广富[1];韩晓[1]
(21-30)
镇域空间再造:偏远山区农村就地养老实践研究
凯萨尔·喀斯木[1]
(31-45)
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胸怀天下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互构逻辑
李国忠[1];段玉柳[1]
(46-54)
从“躺平式执行”到自主性治理:基层干部履职行为的制度化调适——以“三亮三评三运用”干部绩效考核为研究对象
何得桂[1];张文雅[1]
(55-65)
抗战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体系的建构——以党的历史文献为中心
罗永宽[1];乔红玉[1]
(66-74)
以民族平等团结促共同进步:红军在甘孜阿坝地区的实践探索
黄明杰[1]
(75-81)
从清代民族图志所载西南民族分布、经济往来等看民族的交融嵌合
马国君[1];杨庭硕[2]
(82-91)
唐代经略西南的路线演进及其对各民族“三交”的促进
倪超[1];付兴林[2]
(92-102)
新质生产力驱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
孙佐[1]
(103-11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新时代文化建设——兼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李洁媛[1]
(111-118)
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数字乡村建设的现实制约与路径探索——基于“寿光模式”实证研究
柳兰芳[1]
(119-130)
重塑公共性以增能城市过渡型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基于W市11个典型社区的案例研究
黄胜胜[1];余成龙[2]
(131-139)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促进西部地区现代化的作用机理和效应研究
韦林周[1,2];韦方正[3]
(140-148)
村落共同体的乡土超越:论现代化进程中的侨乡与侨批
侯东栋[1];潘启亮[2,3]
(149-156)
技术封锁与战略自主:《美国优先投资政策》对中国技术产业链的影响机制与反制路径
蔡旺[1,2]
(157-1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