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曾用刊名:涪陵师范学院学报;涪陵师专学报
简 介:本刊创办于1985年,1998年9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从1999年起,学报坚持学术个性、地缘优势、前卫姿态的办刊方针,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精心策划,开门办刊,全力打造精品学报。学报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全面分析重庆市内外学报办刊特色的基础上,对传统栏目进行了锐意的改革,相继开办了重庆文学史、女性文学研究、重庆少数民族研究、西南民族文化研究、重庆区域经济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常设栏目,还设置了21世纪文论、文革文学研究等面向全学术界的精品栏目。此外,本刊还涉及政治、经济、历史、哲学、教育等领域的文章。
- 主管单位: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长江师范学院
- 创刊时间:1985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重庆市涪陵区马鞍街道聚贤大道16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3652
- 国内统一刊号:CN 50-1195/Z
- 邮发代号:78-274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3期
《老屋》
冯炜华[1]
(F0002-F0002)
以中国式现代化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逻辑关系与路径探析
王建晨[1];杨舒涵[2]
(1-8)
新时代共同富裕推进理路的系统观阐释
许和宝[1];袁修雨[2]
(9-19)
导游服务质量对OTA自营产品满意度的影响机制——以携程为例
李经龙[1];韩渡薇[1]
(20-30)
传统节庆的经济价值评估——以2021中国原生民歌节为例
刘冰冰[1];王志标[2]
(31-41)
智能驾驶的技术批判与人的全面发展审思:以“萝卜快跑”为切入口
韩剑锋[1];郭纪垣[1]
(42-52)
人工智能伦理风险及其治理策略
胡叶婷[1];高美艳[1]
(53-62)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赓续农耕文明的逻辑理路、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
刘欣荣[1];吕苗苗[1];邓娟[1]
(63-69)
美学导向下乡村振兴的机理与路径
胡传东[1];张倩[1];黄亚妍[2]
(70-79)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村落保护政策演进
高翔[1,2];李建军[3]
(80-88)
数字化场景中的红色文化传播:双重逻辑、发展困境与创新路径
晏晓娟[1];江娟[1]
(89-98)
面向“Z世代”的红色文化产品开发策略
刘世平[1]
(99-107)
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维探赜
李军刚[1];王雪洁[1]
(108-114)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非遗“玛牧”旅游利用路径
匡翼云[1]
(115-123)
“饭圈”成员数字劳动异化表现、影响及破解路径
赵秀丽[1];杨燕[1]
(124-132)
《山里人家》
冯炜华[1]
(13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