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生活
Music Life
简 介:本刊坚决贯彻党的“双百”方针,立足本省,面向全国,繁荣音乐创作,荟萃乐坛百家,介绍名家新秀,开展音乐理论和评论工作,普及音乐知识,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
- 主管单位: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
- 主办单位: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
- 创刊时间:1957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沈阳路68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2-7920
- 国内统一刊号:CN 21-1044/J
- 邮发代号:8-10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4期
“新声绽放 青春力量”五四青年节主题音乐会
王兆森;张子政
(2-2)
钢琴三重奏《戏韵》创作排演札记
姜万通[1]
(4-9)
南音“南洋传来”说辨误
郑国权[1]
(10-14)
北京大学早期音乐组织研究
邵文漪[1];闫霏[1]
(15-18)
当代中国音乐创作发展路径之探微——聚焦“第五代作曲家”群体的发展历程
马雯妍[1];田果[1]
(19-22)
探索新时代中国民族歌剧的创作聚焦点
刘村澍[1]
(23-26)
自贡盐工号子的传承现状与对策研究
黄挺[1]
(27-30)
一个人的“交响”——记波格莱里奇2024广州大剧院独奏音乐会
刘青[1]
(31-33)
传红色历程 颂时代新风——评刘晖交响套曲《传颂》
陈俪月[1]
(34-37)
穿越时空的永恒乐章——评国家大剧院轻歌剧《蝙蝠》
钟姝怡[1]
(38-41)
张豪夫钢琴音乐技法及作品诠释初研
赵柯丽[1]
(42-46)
混合类电子音乐的模仿复调技法研究——以《呐喊的形状》为例
田心懿[1]
(47-50)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传播路径探索——以鲁南五大调为例
褚文硕[1,2]
(51-54)
基于城市音乐文化的深圳文化软实力高质量发展研究
刘琨[1,2]
(55-61)
儒雅师者 乐海长明——追忆姚恒璐先生二三事
梁发勇[1]
(62-64)
从“相加”到“相融”——音乐类高校新媒体矩阵的构建与传播创新路径研究
邢媛媛[1];单奕翔[2]
(65-68)
音乐表演焦虑的心理研究——如何避免音乐表演焦虑的形成
刘明明[1]
(69-71)
萨拉萨蒂《巴斯克随想曲》作品分析及演奏技巧
郭琪[1]
(72-74)
“悲歌”流行歌曲的情感处理探究
王小燕[1]
(75-78)
计算机音乐制作在当代新媒体艺术中的创新实践
彭娟[1]
(79-82)
美育浸润背景下小学校园中的“作乐”活动研究
王欣怡[1];朱惠强[1];崔学荣[2]
(83-88)
基于“新文科”理念的高校“西方音乐史”课程教学探索
刘雨矽[1]
(89-92)
歌曲创作中思想引领与技术融合的整体性思维建构探索——兼及歌曲创作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融会
徐跃东[1]
(93-96)
永恒的温度
王海鹰;李昊朗
(9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