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07月09日 星期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文艺争鸣

文艺争鸣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简  介:《文艺争鸣》杂志由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主要刊发文艺评论和文艺理论类论文的学术刊物。《文艺争鸣》创刊于1986年1月,自创刊以来,以新观点、新方法、新材料为主题,坚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读"的理念,扶植了一大批国内颇具影响力的中青年理论家和批评家,是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杂志之一。

  • 主管单位: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主办单位: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创刊时间:1986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自由大路509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3-9538
  • 国内统一刊号:CN 22-1031/I
  • 邮发代号:12-99
  • 单价
  • 总价

2024年 第12期

司雯作品 司雯[1] (0-0)

“虚拟”时代,“虚构”何为?——作为人文学的创意写作 黄平[1] (1-3)

当代文学六十年 程光炜[1] (6-6)

陈白露的形象变迁:从报刊本、初版本到川版 段美乔[1] (7-18)

“来时路”与“现时文”——个人史视角下茹志鹃的前期创作心态 印筱萌[1] (19-26)

“弃医从文”背后的“文学自觉”——兼及中国现代文学的起源问题 汪卫东[1] (27-32)

爱情的诚与谩——《伤逝》细读 姜异新[1] (32-37)

社会主义“新人”形象与杜晚香的符号意义 郭冰茹[1] (38-43)

再论《在医院中》——中国现代文学核心感觉的扭转及《讲话》的针对性 何浩[1] (43-60)

医院、神经衰弱症与组织谈话:丁玲《在医院中》的诞生语境问题 刘东[1] (61-68)

革命立场与女性意识——论丁玲延安时期的女性书写 张屏瑾[1];林舒思[1] (69-73)

难题与挑战:《杜晚香》的文学史价值 贺桂梅[1,2,3,4];董丽敏[1,2,3,4];何吉贤[1,2,3,4];李云雷[1,2,3,4];李晨[1,2,3,4];刘亦扬[1,2,3,4];樊亚菲[1,2,3,4];张炼红[1,2,3,4];冷嘉[1,2,3,4] (74-84)

批评的阐释化、启示性与最后的责任 陈晓明[1] (85-89)

阐释:跨越与回返——以张江的阐释学研究为例 南帆[1] (90-97)

应用功能与阐释对象——以加达默尔阐释学为参照 姚文放[1] (98-103)

公共阐释学范式的中国特征与中国气派 高楠[1] (104-111)

盘点张江和他的“中国阐释学” 李春青[1] (112-119)

强制阐释论的缘起与发展考辨 曾军[1,2] (120-127)

阐释的美学:文学阐释的文本阈限及批评规约 段吉方[1] (127-132)

从强制阐释到公共阐释——一种元理论的探索与创新 马涛[1] (132-136)

东差西误不识“象” 方维规[1] (137-141)

论李泽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艺术观 梁玉水[1] (141-147)

情感文体学的理论渊源与潜能 李明彦[1];卢洁[1] (147-153)

略论“陕西经验”与当代文学史“重构”的可能 杨辉[1] (154-161)

“闯关东文学”女性形象的身份建构与文化认同研究 王欣睿[1] (162-166)

伦理观视域下石黑一雄《别让我走》的社会身份建构与解构研究 闫丽莎[1];崔丹[2] (167-170)

性别与权力:从女性主义法学视角看《女房客》中的两性关系 刘艳芳[1,2] (171-175)

日本平安朝日记文学中的中国文学元素 楚永娟[1];张其林[2] (176-179)

音乐口述史的地方视界与案例 杨和平[1] (180-184)

新世纪农村题材影视剧的风物呈现及其日常叙事营构 蔡文武[1] (185-187)

柯文思纪录片《柴米油盐之上》情感叙事建构研究 孔朝蓬[1];刘乃千[1] (188-192)

《河边的错误》:一部“玄学侦探电影” 王天如[1] (193-197)

异同、交融与进阶:文物视角下中国古代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初探 于昊平[1];马丹[2] (197-201)

以星象敷写人事的巡狩书写——以黄香《九宫赋》为中心 辛耀竹[1] (201-205)

苏轼词审美意境探析——以《永遇乐·长忆别时》为例 杨一泓[1] (205-208)

王毅作品 王毅[1] (209-209)

丰子恺 漫画作品 丰子恺 (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