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社会科学
Nanjing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14)、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25)
简 介:本刊主要发表人文和社会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关注当今热点问题的研究的综合性社会科学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
- 主办单位: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共南京市委党校
- 创刊时间:1990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南京市成贤街43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8263
- 国内统一刊号:CN 32-1302/C
- 邮发代号:28-145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9期
“中国—中亚精神”的价值引领与命运共同体建设
顾炜[1]
(1-11)
技术的具身性与阐释学循环难题
张进[1];李明辉[1]
(12-20)
“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历史演进与质性革新
郭妍佳[1];孙乐强[1]
(21-29)
投资于人:发展动能转换的逻辑与产业政策取向
刘志彪[1];孙文婷[2]
(30-40)
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问题挑战与战略思考
刘士林[1,2]
(41-50)
中国高校兴农人才培养:“情怀—素养—创新”三维一体的实践进路
蔡颖蔚[1];陈佩沛[1,2]
(51-59)
“双碳”目标融入生态环境法典污染防治编的逻辑与路径
刘超[1,2]
(60-70)
生态风险协同治理之法典化形塑
章楚加[1,2]
(71-79)
新闻业如何记忆自身?一个“记忆工作构型”的整合性分析框架
白红义[1,2];简丹丹[1]
(80-92)
破除被编码的自由幻象:网红文化中的主体性风险及其调适
黄美笛[1]
(93-102)
“生成”即“纠缠”:人工智能文艺的能动实在论
别君华[1]
(103-113)
神经多样性视角下的“天赋”问题再审视
余晖[1]
(114-124)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乡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理路与机制建构
黄慧[1];兰强[2]
(125-136)
AI幻觉在文创中的应用可能与风险防范
张铮[1,2];张慧敏[1]
(137-147)
首发经济驱动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与实践进路
王琼[1];杨德才[1]
(148-1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