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土文献研究 集刊
简 介:《出土文献研究》是我院传统的学术研究出版物,是国内出土文献研究的重要阵地之一。进入新世纪以来,与文博考古事业的发展相适应,地下出土文献的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特点,相比於刊物创办之初,其研究重心逐渐向简牍、帛书方面转移。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作为国家级的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单位,需要有这样一个具有相当水准的学术刊物。这既便於同国内外学术界保持密切联系,相互通报学术动态,交流最新研究成果,也有利於团结一大批优秀的学者,促进我院文化遗产科研平台的形成,进一步扩大我院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影响,为推动出土文献研究作出应有的贡献。
- 主办单位:上海中西书局有限公司
- 主 编:杨小亮
- 创刊时间:1985
- 出版周期:年刊
-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四環東路高原街2號
- 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75-2374-2
- 单价:
- 总价:
总第辑
賓三類卜旬卜骨的辭序
李愛輝[1]
(1-5)
釋甲骨文“祼”“眛”
袁倫强[1]
(6-14)
兑盆與恭王初年南征
韓巍[1]
(15-50)
論胡叔胡姬簋所見器蓋異銘現象
金方廷[1]
(51-72)
戰國文字考釋兩則
蔡振華[1]
(73-78)
河南平頂山辛莊一號戰國楚墓出土木牘初步研究
李寧[1];王紅衛[2];米柯萊[2];王安坤[3];蔣魯敬[4]
(79-85)
荆州八嶺山連心石料廠M4出土戰國楚簡遣策選釋
張昌汀[1];蔣魯敬[2]
(86-95)
出土文獻中有關“忞”字資料的釋讀
劉洪濤[1,2];李芳梅[3]
(96-127)
談談天星觀楚簡“(言必)志”簡文的拼合問題
朱曉雪[1]
(128-133)
上博楚簡《曹沫之陳》的“牪”字
李家浩[1]
(134-141)
信陽楚墓遣策中的“牪”字
李家浩[1]
(142-146)
清華簡第十四輯整理報告拾遺
程浩[1]
(147-155)
王家臺秦簡《政事之常》(從政之經)性質蠡測
胡平生[1]
(156-163)
秦漢簡牘中的“應書”及“應”祛疑
劉欣宇[1]
(164-186)
《二年律令·告律》簡129的拼合
牛新房[1];李鳳超[1]
(187-201)
走馬樓西漢簡所見官吏司法瀆職犯罪探析
吴美嬌[1]
(202-224)
天回醫簡《治六十病方和齊湯法》字詞釋讀三則
喻威[1]
(225-236)
張家山三三六號漢墓竹簡與懸泉漢簡所見《廄律》對讀
曾磊[1,2]
(237-246)
簡牘文書“券書”的幾個問題
張俊民[1]
(247-285)
基於紅外圖版的《嘉禾(四年)吏民田家莂》釋文校補
雷長巍[1];李建平[2]
(286-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