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07月06日 星期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教育信息化论坛

教育信息化论坛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Forum

简  介:《教育信息化论坛》由中原大地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河南电子音像出版社、文心出版社主办,我刊立足于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科研,重点介绍国内外信息化、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传播研究的新成果和新观点,推广成功的国内外教育实践经验,促进我国教育现代化。

  • 主管单位:中原大地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主办单位:河南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文心出版社有限公司
  • 创刊时间:2017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祥盛街27号7层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4277
  • 国内统一刊号:CN 41-1446/G4
  • 邮发代号:36-57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3期

数智时代高校融合式实践模式创新研究 秦旭剑[1];韩依凝[1] (4-6)

“双碳”背景下燃气输配课程智慧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探索 王许涛[1];张志远[1];鞠睿[1];孔佑方[1] (7-9)

数字信息化赋能教学模式应用探索——以无机化学课程为例 玉富达[1] (10-12)

人工智能赋能的安全工程本科课程体系重构路径研究 秦恒洁[1];宋怀涛[1];吴则琪[1];娄振[1] (13-15)

人工智能技术在公司治理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吴思[1] (16-18)

高等教育的数字化转型路径探究——以中山大学为例 陈省平[1];董苑玫[1];王馥君[1] (19-21)

数智融合背景下高校智能财务管理课程建设探索 姜汝川[1] (22-24)

数字孪生技术驱动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沉浸式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吴锋[1] (25-27)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幼师生数字素养提升的策略探究 赵璐[1];周仲元[1] (28-30)

数字化转型视域下翻转课堂的“变”与“困”——以教师职业道德与政策法规课程为例 石露洁[1];杨艳辉[1] (31-33)

普通高校地图学教材建设研究 郎丰铠[1];周熙然[1];赵金奇[1] (34-36)

高等数学规划课程“三步走”教学探索 刘慧慧[1];方卫国[1];牟晖[1];郑筠[1] (37-39)

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党琪[1] (40-42)

微分方程视角下数学分析课程教学研究 张卢颖[1];隋美钰[1] (43-45)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提升内部治理水平的策略研究 高月盈[1];姚恒珍[1];刘争[1];薛朋晨[1] (46-48)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构成与培养路径探究 丁柔水[1] (49-51)

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评价导向异化与纠偏——基于福建省23所公办本科高校辅导员年度考核的分析 陈成[1] (52-54)

STAD模式下高职英语课堂激励评价研究 钟海燕[1];赵黎娜[1];刘荣朝[1] (55-57)

“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成长档案探索——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为例 孟嘉慧[1] (58-60)

高校信息类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的实施路径——以石河子大学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秦怀斌[1];戴建国[1];彭帮国[1];侯文庆[2] (61-63)

港航专业综合实验课程“六链条”融合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梁丙臣[1];潘新颖[1];宁萌[1];高翔[1] (64-66)

基于知识图谱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王昕[1];田源[1];李清微[1] (67-69)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创新 张媛[1];黄婷[1];王凯宏[1] (70-72)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和机器视觉课程的融合教学研究 姚连珂[1] (73-75)

自然资源统一管理背景下课程改革探究——以地籍管理课程为例 陈水英[1];郭青霞[1];韩小钰[1];王泰龙[1] (76-78)

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高校美育改革探究 秦文[1] (79-81)

分阶段递进式高等数学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张瑶[1];蔡静[1] (82-84)

习他乡之语,传中国之音——财经类院校外语传播人才培养实践 赵向阁[1];杨佩[1];汤倩[1];张霄燕[1] (85-87)

高校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数智拔尖人才培养改革研究 韩舸[1];黄玉春[1];田扬戈[1] (88-90)

自动化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以青岛大学为例 刘旭东[1];于金鹏[1];于海生[1];王娜[1] (91-93)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张秀婷[1] (94-96)

多元培养模式下高校异地培养点研究生安全管理协同机制探究 汪一舟[1];王艳艳[1] (97-99)

非遗与“双创”融合导向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卢念念[1];江浩[1] (100-102)

思创融合视域下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以“一站式”学生社区为例 李志娟[1];黄子豪[2] (103-105)

高职非遗文化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探索 吴泳慧[1] (106-108)

“混合+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创业基础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柏璐[1] (109-111)

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高职学生管理改革研究 马清杰[1] (112-114)

中途接班辅导员的“伴、导、体”就业指导模式探索与实践研究 丁相男[1] (115-117)

劳动教育视域下高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探析 黄高峰[1] (118-120)

基于“六边”综合实习模式的耕读教育范式研究 陈桂华[1];高倩文[1] (121-123)

高校网络安全课程群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优化 朱磊[1] (124-126)

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共建策略研究 张芯苑[1];范远东[2] (127-129)

地方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转型路径探析 闫春[1] (130-132)

储能技术课程中实践教学模块设计与实施路径研究 高蔚茵[1];高千[1];刘潼[1];张文通[1] (133-135)

产教融合视域下“岗课赛证”与ICT学院融通策略研究 李颜瑞[1] (136-138)

运筹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及实践 姚向明[1];乔珂[1];张进川[1] (139-141)

数据挖掘导论课程思政教学路径探索 李小雪[1];程晓云[1];朱嵩[1] (142-144)

课程思政与社会政策课程教学融合建设研究 许国梁[1];黄嘉旭[1] (145-147)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计量地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巴贺贾依娜尔·铁木尔别克[1] (148-150)

水利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 吴云芳[1];程勇刚[1] (151-153)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新模式探索——以住宅空间设计与实训课程为例 陈明洁[1];张颖[1];刘淑艳[1];赵娜[1] (154-156)

“采矿精神,乌金品质”赋能采矿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探索 刘晓光[1];李东印[1] (157-159)

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实施对策探究 汪小珍[1] (160-162)

普通话与教师口语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陈开心[1] (163-165)

新时代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路与实践路径 熊一如[1];陈星雨[1];杨军[2] (16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