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Study on Natur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曾用刊名:遗产与保护研究
简 介:《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10-1353/K,2096-0913)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电总局正式批准,由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主办和出版的学术类期刊。刊载覆盖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双重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类型的价值分析、前沿理论、科学技术、研究案例等,包括历史、地理、考古、文博、建筑、农业、艺术等多学科,传播国内外遗产保护先进理念与技术,总结推广各类遗产保护的经验,提升我国遗产保护与利用水平。
- 主管单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 主办单位: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
- 创刊时间:2016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沙滩1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689X
- 国内统一刊号:CN 10-1616/K
- 邮发代号:80-864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4期
“石质文物保护研究”专题导语
孙华[1,2]
(1-2)
汉代石阙的保护问题——以川渝三地汉阙的保护为例
卢雪梅[1];袁子茗[2]
(3-15)
涞滩二佛的保护修复
卜海军[1]
(16-25)
数字勘察技术对石窟文物保护的推进——以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为例
张荣[1,2];李玉敏[2];赵希[3]
(26-36)
线性文化遗产整体性与系统性保护的基础:整体价值认知
周小凤[1];张朝枝[2]
(37-48)
基于综合指数法的北京市建筑遗产脆弱性评价与保护策略研究
程倩[1];刘佳[1];周华[2]
(49-57)
天水飞渡:鲁中山区渡槽的景观价值初探
张宗帅[1]
(58-67)
意大利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发展现状研究
李恩重[1];曲亮[1];王明玥[1];夏墨湄[2];孟之宸[3]
(68-77)
全链条、多主体、共传承:奥地利非遗教育实践研究
顾若影[1];王元[2]
(78-86)
明代九孔石拱桥——蒲塘桥修缮保护技术研究
崔哲魁[1];淳庆[1]
(87-99)
潮湿环境土遗址“小环境控制”调控措施初探——以明州罗城遗址(望京门段)为例
蒋璐[1];孙国玲[1];张秉坚[2]
(100-108)
从“遗产”到“村落”:视角转化下的传统村落保护研究——读《遗产的生成与传统的延续——四川直波村调查与研究》
翟淑平[1]
(10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