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设计
Urban Design
该刊已选入:生物医学检索系统(2019)
简 介:《城市设计》杂志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专业学术期刊。本刊刊载城市设计领域原创性研究和综述类文章,旨在提高我国在该领域的学术研究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为中国城市设计领域的理论建设和创作实践提供有力支持,并为系统和深入地探讨世界范围内城市设计领域的前沿议题搭建学术交流平台。读者对象为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等相关学科和行业领域的专业人士及高校师生。
- 主管单位:教育部
- 主办单位:清华大学
- 创刊时间:2015
- 出版周期:季刊
-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1235
- 国内统一刊号:CN 10-1376/TU
- 邮发代号:80-898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1期
                                
                                    
                                        历史城市保护更新中的空间形态认知与城市设计介入
                                    
                                
                                    
                                        钟舸[1]
                                        (3-7)
                                    
                                         
                                    
                                    
                                    
                                
                                
                                    
                                        亲历者视角下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进程
                                    
                                
                                    
                                        李松松[1];青木信夫[2];徐苏斌[2]
                                        (12-21)
                                    
                                         
                                    
                                    
                                    
                                
                                
                                    
                                        历史中心保护与艺术城市营造
                                    
                                
                                    
                                        张松[1]
                                        (22-29)
                                    
                                         
                                    
                                    
                                    
                                
                                
                                    
                                        走向城市群时代的名城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浅识
                                    
                                
                                    
                                        董卫[1,2]
                                        (30-37)
                                    
                                         
                                    
                                    
                                    
                                
                                
                                    
                                        基于三个影响因素的徽州古代府县城市形态格局及其作用机制初探
                                    
                                
                                    
                                        钟舸[1];乔荟霖[2]
                                        (38-51)
                                    
                                         
                                    
                                    
                                    
                                
                                
                                    
                                        近代铁路影响下的汉口城市形态演变研究
                                    
                                
                                    
                                        邹涵[1];刘书君[1]
                                        (52-61)
                                    
                                         
                                    
                                    
                                    
                                
                                
                                    
                                        层积共生:居住型历史街区遗产价值辨识——以西安明城区回坊片区为例
                                    
                                
                                    
                                        李昊[1];董蓉莲[1];刘珈毓[2]
                                        (62-71)
                                    
                                         
                                    
                                    
                                    
                                
                                
                                    
                                        北京居住小区类历史建筑的特征、现状及保护挑战
                                    
                                
                                    
                                        孙诗萌[1];黄鹤[1];牟蕙[1];张杰[1]
                                        (72-83)
                                    
                                         
                                    
                                    
                                    
                                
                                
                                    
                                        历史文化保护中的城市设计方法融合与应用实践
                                    
                                
                                    
                                        鞠德东[1,2]
                                        (84-93)
                                    
                                         
                                    
                                    
                                    
                                
                                
                                    
                                        设计引导老城区激活——英国城市更新中的设计干预
                                    
                                
                                    
                                        尹荦懿[1]
                                        (94-103)
                                    
                                         
                                    
                                    
                                    
                                
                                
                                    
                                        基于历史文化挖掘和城市形态认知的北京老城文脉保护传承及城市设计方法研究——以宣南菜市口片区为例
                                    
                                
                                    
                                        陈凌凡[1];夏雨珂[2];白晴[3];钟舸[1]
                                        (104-113)
                                    
                                         
                                    
                                    
                                    
                                
                                
                                    
                                        从“马路”到“大街小巷”——新江湾城空间重塑教学实验
                                    
                                
                                    
                                        蔡永洁[1];朱聪哲[1];柯子涵[1]
                                        (114-123)
                                    
                                         
                                    
                                    
                                    
                                
                                
                                    
                                        岭南山水名城保护传承的探索与实践——以广州为例
                                    
                                
                                    
                                        孙永生[1];廖新龙[1]
                                        (124-133)
                                    
                                         
                                    
                                    
                                    
                                
                                
                                    
                                        人民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更新——以重庆大田湾—文化宫—大礼堂文化风貌片区为例
                                    
                                
                                    
                                        李和平[1,2];牟玲利[1];左力[1,2]
                                        (134-143)
                                    
                                         
                                    
                                    
                                    
                                
                                
                                    
                                        滨江生态敏感地区更新规划策略研究——以南京金陵船厂片区为例
                                    
                                
                                    
                                        李周[1];阳锦鹏[2];史北祥[1]
                                        (144-155)
                                    
                                         
                                    
                                    
                                    
                                
                                
                                    
                                        总体城市设计中地方特色的发掘和延续——以泉州江南片区为例
                                    
                                
                                    
                                        李景阳[1];邓龙[2]
                                        (156-1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