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07月10日 Thu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新丝路

新丝路

New Silk Road

简  介:《新丝路》杂志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应运而生,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登记,由陕西省社会发展研究会主管、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国内统一出版物号:CN61-1499/C,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2095-9923,邮发代号:52-199。办刊宗旨为刊发“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发展研究成果,传承丝路文化,弘扬丝路精神,为丝路经济科学决策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辅助。

  • 主管单位:陕西省社会发展研究会
  • 主办单位:陕西省社会发展研究会
  • 创刊时间:2015
  • 出版周期:旬刊
  • 地址:西安市666号信箱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9923
  • 国内统一刊号:CN 61-1499/C
  • 邮发代号:52-199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18期

王倩雕塑作品欣赏 王倩[1] (F0002-F0002)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境外办学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究 陈晗幽[1] (1-3)

“一带一路”倡议下广西面向东盟开展高质量国际科技创新合作路径探析 荣薏[1];黄冬菊[1];黄哲茜[1];杨士彪[1] (4-6)

“一带一路”背景下洛阳市打造双向开放新高地研究 魏琪[1] (7-9)

“一带一路”倡议下来华留学生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探索——以商务汉语课程为例 程丽州[1];汤瑷宁[1] (10-12)

借鉴“千万工程”经验 建设徽风皖韵和美乡村 包诗琪[1] (13-15)

“两山”理论引领乡村生态振兴的方法论研究 李冰[1] (16-18)

公共图书馆助力乡村阅读推广和文化传承的实践路径研究——以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图书馆为例 张记川[1];田晓燕[1];李香玉[1] (19-21)

乡村振兴背景下西安市某街道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刘莉[1];刘渊[2] (22-24)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传承与弘扬路径 张恒[1];李斌[1];张帅[1] (25-27)

李大钊“青春中华”思想对新时代青年的启示 谌云霞[1] (28-30)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契合性研究 刘莎莎[1] (31-33)

网络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进路 王海瑜[1] (34-36)

国土空间视角下庭院经济发展路径研究——基于新疆喀什地区村庄规划的实证分析 王乐[1] (37-39)

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劳动异化现象探析——基于马克思主义科技观视角 吴懿婷[1] (40-42)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哲学意蕴及其当代价值 计新园[1] (43-45)

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视域下中国特色小镇的发展路径研究 蔡昀珊[1] (46-48)

马克思自由时间思想的基本内涵、价值意蕴与实践进路 蒋丽莎[1] (49-51)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中的自然观及其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翟婉廷[1] (52-54)

马克思异化理论视域下数字异化的跨越路径探析 王贺雨[1] (55-57)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法治化探索——以J社区推进“码”上普法解纠纷的实践为例 周金凤[1] (58-60)

“枫桥经验”在社区网格化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冯甘霖[1] (61-63)

“大社工”背景下社会工作的专业发展空间研究 田欣[1] (64-66)

江苏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实践探索 袁艳萍[1] (67-69)

基层党建赋能民族互嵌型社区治理共同体构建——基于对内蒙古自治区H社区的案例考察 刘羽凡[1] (70-72)

党建联建赋能共同富裕:机理、挑战与路径——以浙江为例 张杰艳[1] (73-75)

银发经济助力青年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内在动力、问题透视与实现路径 章莹莹[1] (76-78)

高校图书情报资源助力邢台乡村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研究 潘莉[1] (79-81)

广西“三月三”节庆活动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和实践路径研究 李美宁[1];石秋伶[1];邹静怡[1];罗极[1];韦茜诗[1];庞妍[1] (82-84)

数字空间视角下文化思想宣传创新研究 李慧娟[1] (85-87)

网络环境下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研究 赵中华[1];李秀丽[1] (88-90)

积极心理学融入高校生命教育的意义与路径 马欣雨[1] (91-9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任宇晴[1] (94-96)

人工智能技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应用策略 沙力玛·木拉提[1] (97-99)

教育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专业师范生培育的重要价值与路径研究 颜开乐[1] (100-102)

高职院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路径研究 蒋求名[1] (103-105)

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境遇与实践进路 王童[1] (106-108)

非民族类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困境及路径探究 吴泽天[1];王瑾[1];陈佳[2];杨海玲[3] (109-111)

推进大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一体化建设研究——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例 查旺斯基[1] (112-114)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发展探讨 司元艺[1] (115-117)

新形势下加强企业党员教育培训的思考 杨悦[1] (118-120)

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质量提升的路径 李奇颖[1];张汪结[1];王博功[1] (121-123)

新时代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党建工作的创新路径——以中铁建工集团为例 李沁霖[1] (124-126)

新时代加强国有企业党支部建设的路径探析 吴孟瑶[1] (127-129)

伟大建党精神引领新时代党的建设:理论逻辑、价值意蕴、实践路向 杨融融[1] (130-132)

国有企业党建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顾颖倩[1] (133-135)

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质量提升的策略研究 刘晨旭[1] (136-138)

强化党建工作协作区建设的策略研究 刘小雪[1];张囡[1] (139-141)

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品牌建设的价值意蕴与实践策略 王锐超[1] (142-144)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能源动力事业部党委“能领先锋”党建品牌建设探索 杨珊[1] (145-147)

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标杆院系创建的实践路径——以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手工艺学院省级标杆院系培育点创建实践为例 钟黎[1] (148-150)

构建基于“实、新、亮、效”检验标尺的党建品牌“1+4+X”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 王颖[1] (151-153)

国有企业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创新策略探索 樊海亮[1] (154-156)

国有金融企业党建品牌创建的探索——以J集团党建品牌创建为例 王磊[1] (157-159)

烟草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探讨 陈琳[1] (160-162)

新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党员管理的实践路径探析 关杰[1] (163-165)

数字化转型赋能基层党建的实践路径探析 庞曜昆[1] (166-168)

新时代背景下提升党性教育实效性的策略研究 张玉婷[1] (169-171)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 丁璐[1] (172-174)

知识管理视角下档案管理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蒋明[1];何军勇[1] (175-177)

现代化视域下国企党建内嵌式治理体系构建的策略 陆秋杉[1] (178-180)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路径探究 庄国[1] (181-183)

政工赋能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思考 郭斌[1] (184-186)

党建引领国企基层治理的思考 肖媛[1] (187-189)

国有企业推动企业文化有效传播的策略探析 邓思静[1] (190-192)

提升基层党建档案管理质量的策略探索 李婧[1] (193-195)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探析——以X国有文化企业为例 刘悦[1] (196-198)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路径探析 秦海珊[1] (199-201)

高质量党建引领国企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 王江南[1] (202-204)

基层党组织在科技馆科普工作中发挥引领作用的路径探析——以绍兴科技馆为例 余熙玥[1] (205-207)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路径探究 刘馨阳[1];闫海军[2] (208-210)

数智化背景下“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创新路径研究 吕梦菲[1] (211-213)

科教融汇视域下职业本科院校教师科研能力发展的困境、归因与路径 陈翘楚[1] (214-216)

新媒体赋能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价值意蕴、现实阻碍及路径探索 丁泽宁[1] (217-219)

高校外语专业学生“讲好新疆故事”的方法探析 鲁佩迪[1];张亚梅[1];马凯瑶[1];王玉玲[1] (220-222)

我国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的知识图谱研究——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 姚楠[1];王曾怡[1] (223-225)

高校理工科研究生党团班一体化育人路径研究 于倩倩[1] (226-228)

大学生求职心理困境与突破策略研究——以“慢就业”现象为切入点 张琪[1] (229-231)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学生社区“三长制”的价值定位、困境和实践路径研究 赵丽芳[1];廖烨[1] (232-234)

青年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的提升策略研究 祖彤[1];苏晓加[1] (235-237)

多维视角下民办高校学生满意度调查及提升路径研究——以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为例 牛敏[1] (238-240)

后脱贫时代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构建研究——以“送你一朵小红花”资助育人项目为例 张茜[1] (241-243)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中外合作办学协同育人路径研究 付瑜佳[1];王树民[1];乔莉娟[2];叶洪岭[2];张睿[2] (244-246)

高校提升红色主题社会实践育人效能的路径探析——以“1+2+3”模式为例 李默[1];惠思桐[1];黄卓[1];杨明[1] (247-249)

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的路径研究 苏里阳[1];张亚涛[1] (250-252)

新媒体平台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以理工科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为例 周黎杰[1] (253-255)

数智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育人路径探究 应鸣蕾[1] (256-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