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汉学
International Sinology
该刊已选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集刊(2014-2016)、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
简 介:《国际汉学》International Sinology,本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 创刊时间:1995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19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9257
- 国内统一刊号:CN 10-1272/K
- 邮发代号:82-914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2期
崔溶澈先生为《国际汉学》题词
崔溶澈
(2-2)
从自在到自觉——纪念《国际汉学》创刊三十周年
任大援[1]
(7-13)
美国学者连心达的辛弃疾词研究
叶枝梅
(13-13)
从中国文学研究角度谈而立之年的《国际汉学》
何楚[1];程章灿[1]
(14-17)
《国际汉学》在日本的传播与影响
陈琳琳[1]
(18-23)
欧洲汉学学会
叶枝梅
(23-23)
西方有关中国古代朝贡体系学说的再省思
孙卫国[1]
(24-35)
从俄罗斯版《中国通史》看史学类汉学著作的翻译问题
王晔[1]
(36-43)
《典籍里的丝绸之路》简介
曹煜晴
(43-43)
《武经七书》在朝鲜半岛的传播与影响
王超[1];梁承武[2]
(44-53)
域外诗谭:海外汉学家研究中国古典诗歌
叶枝梅
(53-53)
法国汉学家冯秉正《中国通史》(上古史部分)中的古史翻译研究
李婷[1]
(54-62)
何谓唐代:东欧亚帝国的兴亡与转型
王纪澎
(62-62)
17—19世纪西人“诗六义”译介探析
贾海燕[1]
(63-71)
白晋暹罗游记
叶枝梅
(71-71)
李白诗歌在西方诗坛的回音——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德、英美诗坛为中心
张小燕[1];谭渊[1]
(72-80)
德语表现主义小说中的中国题材与中国故事
陈多智[1]
(81-97)
21世纪秘鲁的中国移民问题研究
苑雨舒[1]
(98-103)
晚清来华西人关于《历代神仙通鉴》的争论及其汉学方法论启发
梁栋[1]
(104-112)
《白晋文集》:“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上)
叶枝梅
(112-112)
近三十年来美国佛教禅宗研究概况
王丽娜[1]
(113-121)
《白晋文集》:“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下)
叶枝梅
(121-121)
日本江户时期明清尺牍书籍的传入与接受
蔡燕梅[1]
(122-129)
从汉字的诗性到“字本位”教学法——法国汉学家白乐桑教授访谈录
罗恬颖[1];钱丹[2];白乐桑[3]
(130-137)
上海棉纺织业的现代化进程:以达丰染织厂为例
王纪澎
(137-137)
中国古典书画美学的法兰西变奏——访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汉学家幽兰
陈思宇[1];幽兰[2,3]
(138-143)
盛清统治下的太监与皇帝
王纪澎
(143-143)
美国早期历史中的中华文明印记——评王小良《中国与美国的建国:传统中华文明的影响》
朱伟芳[1]
(144-149)
英国著名汉学家韦利笔下的白居易生平及其时代
叶枝梅
(149-149)
汉学研究的魅力
任大援[1]
(150-152)
融会中西:诗词里的知识与诗词里的生命
叶枝梅
(152-152)
鲁惟一:中国文化特征与其他文化特征的比较
叶枝梅
(154-154)
《理雅各文集》简介
曹煜晴
(16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