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金融评论
Tsinghua Financial Review
该刊已选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简 介:本刊以“顶天、立地、学术、政策”为办刊原则。以分析研究经济金融形势、解读评论经济金融政策、建言献策经济金融实践为办刊内容。内容要求具有深刻性、思想性、前瞻性和实践性。与国际经济金融组织、国外经济金融监管机构、国内经济金融政策制定部门、国内外商业性金融机构以及经济金融学术科研机构建立广泛联系,依托于清华大学、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以及国家金融研究院的强大科研资源,利用杂志自行采编、政策制定者提供、科研机构供稿、专家学者投稿等渠道获得的稿件,通过深入研究、精心策划、严密组织,形成独特的内容特色。专注于解读、评论经济金融形势、政策与实践,以分析研究经济金融形势、解读评论经济金融政策、建言献策经济金融实践为办刊内容。主要栏目有宏观经济、央行与货币、银行与信贷、资本市场、财富管理、互联网金融、国际、台湾之声等,每期会以专题形式探讨热点话题。于2013年11月5日试刊号发行。本刊在深入、全面、客观地分析、解读、评论重大经济金融政策的基础上,希望为经济金融政策的制定者提供智囊服务,为商业性金融机构等经济组织的决策者提供咨询服务,为经济金融类院校和研究院所等科研机构的教学研究者搭建交流平台,最终达到实现“推动金融变革、引领金融实践”之目的。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清华大学
- 创刊时间:2013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东门液晶大楼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6738
- 国内统一刊号:CN 10-1169/F
- 邮发代号:82-258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1期
货币政策转向后的全球经济:稳定经济增长是关键
黄海洲[1]
(2-2)
前瞻
(9-9)
回顾
(10-10)
精彩观点
(11-11)
数字
(11-11)
新动能释放,中国金融市场11月稳步回暖
田轩[1,2];张铧兮[2]
(12-13)
全球货币政策迈向宽松:机遇与挑战
王茅[1]
(14-15)
中国经济,“转向”2025
田轩[1,2]
(16-18)
发挥政策和改革双重功能,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向好
刘尚希[1]
(19-20)
全球货币政策普遍转向宽松的原因与影响
张明[1,2];王晓曦[3]
(21-22)
2025中国经济与政策展望——运用政策空间正当其时
丁爽[1]
(23-25)
欧洲经济及货币政策前景展望
陈福中[1,2];刘艾雯[3]
(26-28)
漫长的告别:日本货币政策正常化道路崎岖
丁安华[1]
(29-30)
适度宽松基调下的2025年货币政策
费瑾[1];李超[1]
(31-32)
展望“特朗普冲击”下的人民币汇率
张迪[1];詹璐[1]
(33-35)
2025年全球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展望
宋雪涛[1];钟天[1]
(36-37)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加速文旅与金融的双向融合
赵岑[1];杨佐邦[2]
(38-40)
聚焦建设文化强国 投资发展文化产业
孙志军[1]
(41-42)
文化赋能与金融助力:强国建设目标下的文化金融
马峰[1]
(43-43)
金融支持文化强国: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角色与思考
宋效军[1]
(44-45)
文旅产业数据资产化的创新实践
何颖淳[1];裴瑞钰[1]
(46-47)
城市更新视角下文旅项目的融资模式分析及建议
孙潇潇[1];安洳谊[1]
(48-50)
从结构性复苏到均衡增长——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经济结构变革
汪川[1]
(51-55)
锚定金融强国战略目标,促进大湾区金融高质量发展
刘刚[1];麦梓焕[1];张友泽[1]
(56-58)
金融基础设施与数字货币治理体系建设——基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
魏鹏[1,2,3];王军生[4,5]
(59-62)
浅析风险治理理论及对我国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启示
姜涛[1]
(63-67)
商业银行支持新质生产力的有效路径——以科创金融为突破口
尹燕飞[1]
(68-70)
从耐心资本角度看债券融资
崔雅强[1];刘甜恬[2];王成钰[1]
(71-74)
加速债券市场注册制改革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盛军[1,2];盛洁[3]
(75-76)
推动“资金—资本”转换,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李骏[1];李静雯[2]
(77-81)
行稳致远:主权财富基金与养老基金的ESG实践
张铧兮[1];高皓[2,3]
(82-84)
AI为金融系统功能更好发挥作用提供有力支持
迈伦·斯科尔斯[1]
(85-86)
支持科技企业的困难、根源及对策:基于银行视角
陈卫东[1];李佩珈[2]
(87-90)
气候变化是头顶的乌云,还是发展新契机——企业与气候风险博弈的量化与应对
单宏宇[1]
(91-92)
慷慨且可持续的瑞典助学贷款
张伟强[1];包欣[2];戴璐[3]
(93-98)
芳林新叶催陈叶:从美国能源产业看全球绿色发展前景
张蓓[1];康琦[2];石琭[3]
(99-103)
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变迁与中国的参与
徐奇渊[1]
(104-106)
伊丽莎白一世与“劣币驱逐良币”的格雷欣法则
石俊志[1]
(107-108)
2024清华金融评论全年目录
(1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