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体研究
New Media Research
曾用刊名:硅谷
简 介:《新媒体研究》(New Media Research)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公开发行的期刊。《新媒体研究》的办刊宗旨:重点刊载新媒体传媒技术、传媒特点、传播形式、传播规律、传播渠道以及新媒体发展趋势和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交流学术经验,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学科发展。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科技新闻学会
- 创刊时间:2015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士城路8号林达大厦A座23层A室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0360
- 国内统一刊号:CN 10-1330/G2
- 邮发代号:80-773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14期
传播政治经济学视角下新媒体平台中的非雇佣数字劳动者身份研究——基于国内某主流UGC平台优质内容创作者2024年度评选的分析
陈质彬[1]
(1-5)
媒介化生存:货拉拉司机的职业状态与技术实践
李姝婷[1]
(6-11)
作为交流中介的提示词如何塑造人机亲密——以生成式AI为例
陈咏雪[1]
(12-19)
基于CiteSpace的直播电商信任机制研究脉络与展望
任海芝[1];王婷[1]
(20-25)
乡村振兴背景下网络直播助力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冯美连[1]
(26-29)
自我展演与身份困境:B站残障up主的媒介实践
刘子新[1];王卿[1]
(30-35)
大学生网络共情对社交疲劳的影响机制探析
苏雪[1]
(36-40)
智慧图书馆传统文化获取途径优化研究——基于Kano模型的年轻群体读者分析
王欣[1];孟晓娇[1];贾旭楠[2];田文英[1]
(41-48)
公安院校微信公众号运营现状与提升策略
孙寄善[1]
(49-53)
人机互助:广告创作中用户不确定需求的满足研究
王苑丞[1];刘文可[1]
(54-58)
“爹味”话语的微博传播实践研究
黄海萍[1]
(59-63)
青年热衷“City Walk”的实践图景和生成逻辑——以小红书平台为例
刘彦[1];于帝子[1]
(64-72)
深度媒介化环境下“Z世代”抖音用户算法疲劳现象研究
孟思彤[1]
(73-79)
青年化身“精神动物”:动物文学的现实症候、成因与审思
吴海蓉[1];方倩[1];彭菊花[1]
(80-84)
主流媒体助力海洋强国建设的创新实践与路径探索
袁丹[1]
(85-89)
家庭伦理题材微短剧《家里家外》的叙事表征、意义及策略研究
包艺佳[1]
(90-93)
快节奏中的文化传播:文旅微短剧的叙事创新
毕秋灵[1]
(94-99)
“霸总剧里当医护”系列微短剧的叙事策略、现实症候与提升路径
柯瑞婷[1];刘思雨[1]
(100-104)
银发经济语境下老年节目的发展现状与提升路径研究
李昂[1];施亚君[2]
(105-110)
社交媒体驱动下的网红旅游目的地形象形成机制——基于天水“出圈”现象的分析
赵韵涵[1];谢尹廷[1];李奎宏[1]
(111-119)
流媒体自制文化对谈节目《圆桌派》的IP构建与跨媒介传播
李紫琪[1]
(1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