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部素质教育
Western China Quality Education
简 介:《西部素质教育》是由青海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主管/主办、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教师进修分会指导的教育类学术期刊。本刊立足西部,面向全国教育界,以“重点反映我国西部地区素质教育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介绍发达地区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秀教育成果,反映我国教育改革与教育发展动向与经验,打造西部地区素质教育研究与交流平台,推动西部地区教育进步”为办刊宗旨,恪守“追踪教育研究前沿,关注教育实践热点,探索创新教育理念,传播教育教学信息,总结教育实践经验”的办刊理念,旨在反映我国西部地区素质教育领域最新实践和研究成果,介绍发达地区乃至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秀教育研究成果,搭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素质教育的交流平台,并通过开展高端研讨会、专家约稿和论文征集等活动,为全国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界开展素质教育研究、交流实践经验、互通研究信息提供重要渠道和平台。
- 主管单位:青海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主办单位:青海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创刊时间:2015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五四西路71号19号楼10-12层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6401
- 国内统一刊号:CN 63-1080/G4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6期
新文科和数字化背景下经济学科研究生高质量培养模式优化研究
钟美瑞[1];强丹[1]
(1-5)
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电机与拖动习题课教学探索
张玮[1]
(6-10)
赛教研融通视角下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探索
李迎松[1];黄志祥[1]
(11-15)
基于内容语言融合教育理念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研究
武佩虹[1]
(16-20)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生态学专业气象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侯双双[1];薛旭[1];王志杰[1];董醇波[1];周叶鸣[1]
(21-24)
TPACK框架下国内职前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可视化分析
王改花[1,2];曹颖雅卉[1];孙维彤[1,2];白光睿[1]
(25-28)
项目导向教学法在轨道交通信号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席姣姣[1];丁涛[1];尤志国[1];雷鸣[1]
(29-33)
基于PBL-TBL融合教学模式的通风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实践
王志勇[1];刘畅荣[1]
(34-38)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中医诊断学”教学改革
刘媛媛[1];刘明扬[1];宋朝功[1,2]
(39-43)
高职会计教师数字教学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对策研究
刘钦[1]
(44-47)
“食品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以贵州医科大学为例
张智[1];邱燕燕[1];梁汉玲[1];王亚洁[1];吴成欣[1,2]
(48-53)
财经类高校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张晓明[1]
(54-58)
物理与人类文明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邬良能[1];陈晓[1];周云[2]
(59-63)
新工科背景下工程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段文凤[1];张效忠[1];刘忠刚[1];杨言华[1]
(64-68)
“大思政”融入高职学生就业观培育现状的实证研究
李红爱[1];黎纯[1];邓曦[2];龙军[1];曹安民[1];刘瑛[1]
(69-73)
RCEP背景下地方高校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路径
颜春静[1]
(74-77)
“强师计划”背景下学科教学(物理)专业研究生育人本领的提升策略
陶亚萍[1];韩礼刚[1];赵建果[1]
(78-81)
基于学科竞赛的医学院校学生培养路径
张国发[1];尚志会[1]
(82-86)
新就业形态下大学生就业意愿研究——基于广西高校的调查
兰文巧[1];沈斌[1]
(87-90)
高职医学生现场救治能力培养现状调查及需求分析
胡熙苒[1];邓娟[1];潘翠[1]
(91-94)
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情况分析与建议
鲁冰清[1];魏宇凡[1]
(95-98)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培养路径探索
白利兵[1]
(99-102)
基于家校社协同的劳动教育实施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苏铭玉[1]
(103-106)
数智艺融合视角下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以电子信息类高校为例
陈政[1]
(107-110)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积极就业心理品质培养路径研究——以运用PERMA模型助力大学生积极就业为例
高洁[1]
(111-114)
公正世界信念对中学生希望的影响——基于感恩的中介作用
卢小陶[1];商宪春[2];龙冬玉[3];卢伟英[4]
(115-118)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现状及策略——以广西D县为例
林艳[1]
(119-123)
地方高校植物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
肖群英[1];蒋洁云[1];崔旭[1];冯图[1];骆强[1];陈坤浩[1]
(124-128)
基于ADDIE模型的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
李博[1];赵全友[1]
(129-132)
短视频在生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关燕菲[1];高峰[1];肖晓丹[1];陈博[2]
(133-136)
金融工程专业金融数学课程数字化教学探究
王欢[1];李大海[2];程安[1]
(137-140)
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浪潮下法学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李梦甲[1];郑延谱[1]
(141-144)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中的应用
陈纪龙[1];陈二梅[2];谢承旺[1]
(145-148)
新工科背景下数据挖掘课程个性化教学模式探索
高小方[1];曹付元[1,2];赵兴旺[1,2];杨红菊[1]
(149-153)
基于综合赋权和模糊综合评价的VR实验教学项目建设质量评价研究
许佳佳[1];吴森森[2];黄文杰[1];操佳林[1]
(154-157)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运用效果研究——以楚雄金鹿中学为例
谢东旭[1];徐成东[1];夏梦颖[1];束易锦[1]
(158-162)
教学匹配原则下“三明治”教学法在临床检验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国昊楠[1];刘姗姗[1];唐辉[1];彭丹莉[1];佘欣[1];赵倩雯[1]
(163-167)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测量与地图学课程教学改革
阳利永[1];罗维佳[1];王涛[1];邱文龙[1]
(168-171)
以国家临床执业医师考试为导向的“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
陈长梅[1];鲁松[1];杨丽[1];李永[1];孔丽[1];陈远寿[2]
(172-177)
“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在中医药院校医学统计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秦小玲[1];李海[1];罗丹[1];陈世艺[1];甘丽[1];邵凯[1];梁东旭[1];郭晓婧[1]
(178-182)
大学生网络需要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高婧媛[1]
(183-186)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体系构建
杨帆[1];贺章波[1]
(187-190)
产业链与数智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面临的现实困境与创新路径——以江西省为例
张鲁涛[1];欧阳金凤[2]
(191-194)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群育人体系构建——以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
王建军[1]
(195-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