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07月01日 星期二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海派经济学

海派经济学 集刊

Journal of Economics of Shanghai School

该刊已选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集刊(2017-2018)、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简  介:2001年上海财经大学海派经济学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并走出上海,与全国一些高校和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等联合举办论坛。200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在黑龙江大学,2004年在武汉大学和内蒙古财经学院、2005年在郑州大学,成功地召开论坛。2003年,海派经济学南京研究所成立并开展学术活动。10多年来,已召开20多次研讨会,受到国内外学界的高度关注。 海派经济学的理论特征是以马克思经济学为基点,综合古今中外合理思想,包括综合借鉴运用各种社科和自然科学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综合创新,构建既超越马克思经济学又超越西方经济学的新范式。 海派经济学的学术风格是海纳百川、推陈出新、探求真理。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比如关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上,提出二者是“正反同向交促互补变动论”。再如,“四主型”市场经济改革观,我们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公式是“四主型”的:公有主体型的多种类产权改革观,劳动主体型的多要素分配改革观,国家主导型的多结构市场改革观,自力主导型的多方位开放改革观。 其他的原创性观点还有“新的活劳动价值一元论”、“市场型公有高绩效论”、“一府两系三层分类的国有资产管理新体系论”、“社会主义三阶段论”、“当代全球基本经济矛盾论”等。 海派经济学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理论体系,也就是系统的经济学方法、基本假设、基本原理和政策主张。这样,也就受到广泛的关注。

  • 主办单位:中国政治经济学学会;上海财经大学海派经济学研究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主  编:程恩富;顾海良
  • 创刊时间:2003
  • 出版周期:季刊
  • 地址:上海市国定路777号上海财经大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42-4643-3
  • 单价
  • 总价

总第

简评《文魁文集——政治经济学新思考》 徐则荣[1] (F0002-F0002)

“闭关”、明清贸易与帝国新生——学习《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札记 王晓峰[1] (1-13)

黑格尔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性建构 戴圣鹏[1,2];许娟[1] (14-27)

大分流新探: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工业发展史的研究 丁涛[1] (28-40)

坚持人民至上的政治经济学逻辑 田超伟[1];牛雅茜[2] (41-53)

论科技创新的价值补偿问题——以广东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为例 陈硕颖[1];杨扬[2] (54-67)

移动互联时代“政治经济学”课程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理论价值与构建路径 王爱华[1];刘小峰[1] (68-80)

新型举国体制研究的热点动态与话语构建 赵伟洪[1];王山[1];张旭[2] (81-94)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方向的重要论述 朱莹[1] (95-107)

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历史脉络、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李政[1,2];刘涛[3];张爽[3,4] (108-120)

中西现代化道路的普遍主义之争与中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冯莉[1,2] (121-132)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与我国发展格局演进研究 顾善雯[1];丁晓钦[2,3,4,5,6,7] (133-146)

新发展格局下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功能定位、面临挑战与实践路径——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 王秋[1] (147-160)

中国财富代际传递研究 薛宝贵[1] (161-181)

资本主义国家贫困及反贫困研究:劳动力再生产视角 吴万运[1,2] (182-199)

俄罗斯扛起反对新殖民主义、法西斯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大旗 周力[1] (200-214)

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五重向度论析——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 樊欣[1] (215-224)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理论内涵、逻辑依据及现实路径 向艳[1] (225-237)

“两个结合”视域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溯源、指向与路径 徐琴[1] (238-251)

新发展阶段习近平经济思想实践的重要谋篇布局 刘元春 (252-253)

世界经济论坛无法有效调和资本全球化积累形成的内生性二元悖论 宋树理;程恩富 (253-254)

科学把握高质量发展的“质”与“量” 张旭 (254-255)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具体举措所包含的相互联系的三大方面 谢富胜;江楠;匡晓璐 (256-257)

持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制度 周绍东;刘阳 (257-258)

增强国有企业经济核心功能的主要方式和路径 李政 (258-260)

以健康中国建设进一步保障、提升劳动力再生产水平的政策建议 谢地;武晓岚 (260-261)

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 尹庆双;肖磊 (261-263)

中国制造企业应用人工智能的效益“悖论”及其对策 李猛;李涵 (263-264)

马克思主义——波兰尼的分析框架下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有化——私有化”迭变规律的四点启示 秦蒙 (264-266)

简评孙绍勇新著《新时代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战略研究》 高福进[1] (267-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