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观察
Survey of Education
简 介:《教育观察》创刊于2012年,是获得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复创刊的学术期刊,由广西师范大学主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主办。主要面向高校的教师、教育研究人员、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及学生,稿件应突出理论性、前瞻性、指导性及实用性,应能引导教育观念更新、促进高教改革、推动学术进步。
- 主管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 主办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 创刊时间:2012
- 出版周期:旬刊
- 地址:广西桂林市普陀路广西期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教育观察》编辑部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3712
- 国内统一刊号:CN 45-1388/G4
- 邮发代号:48-362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16期
基于CIPP评价模型的生涯发展教育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王利军[1];凌洁华[2];刘俊凤[3]
(1-5)
基于NVivo的省域督学管理政策文本分析
李亮波[1]
(6-10)
高校学生评教现状研究、优化思路和优化方案探索
陈丽玲[1];张渭[2]
(11-14)
高校数据协同治理机制的构建路径研究
祝晓铭[1]
(15-17)
新媒体技术视域下的高职院校多维管理体系优化研究——以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冯华敏[1]
(18-20)
产教融合视角下基于新型教学平台的全过程造价咨询实训研究
张孟博[1];陈国祥[2];李峰[1]
(21-23)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国际结算课程知识图谱构建研究
肖靖[1];周明智[1]
(24-27)
新经管专业“数智+”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以哈尔滨工程大学为例
李婉红[1];贾晓朋[1];尹航[1];刘天森[1]
(28-31)
高职院校铁路专业新形态教材数字资源建设研究
陈燕萍[1];郑勇[1]
(32-34)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群建设研究——以新疆职业大学为例
王海燕[1];刘艺[2];日孜完古丽[1]
(35-38)
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高职创业人才协同培养研究:何为、难为、可为与应为
韦湘云[1];李新辅[2]
(39-42)
现代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陈国良[1];周习祥[1];曾庆军[1]
(43-46)
产教融合模式下职业院校营销专业“三教”改革研究
邱琦[1]
(47-50)
新文科背景下管理类专业数据科学课程群建设与实践——以长江大学文理学院为例
刘春梅[1]
(51-54)
基于OBE理念的国际化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以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光伏电站运维课程为例
蔡景素[1];周思思[1];麻克栋[1]
(55-58)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高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重构逻辑与实施路径
段永康[1];朱吉闯[1]
(59-61)
技能型社会视域下高等教育职普融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任俐璇[1];张怀鹏[1];岳耀倩[1]
(62-64)
数据挖掘驱动下的网络营销课程项目式教学改革研究——以南通开放大学为例
崔珏[1]
(65-68)
基于人工智能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左亚娟[1]
(69-71)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翻译课程教学实践
王丹[1]
(72-75)
“PBL+CBL”双轨教学模式下的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娜尔给再木·阿力木江[1]
(76-78)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教学优化探讨
王兴旺[1]
(79-81)
“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下高职水利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以水利工程造价课程为例
邓仕涛[1];廖明菊[1];漆锐[1]
(82-85)
建筑大类学科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以设计基础课程为例
马梦迎[1];杨龙龙[1];罗胜南[1]
(86-89)
OBE—CDIO理念下创新发明与专利实务课程思政改革实践——以浙江警察学院为例
王斌杰[1];陈鹏[2];郑若楠[1]
(90-92)
“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优化的价值逻辑、现存问题与实践路径
陈宇璇[1];陈春晓[1]
(93-96)
高职智能医疗装备技术专业“双融共育四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吴明眼[1]
(97-99)
“一体两翼”生物技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苏州大学为例
李颖[1]
(100-103)
智慧教育背景下机械专业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
赵亚东[1];何寒[2];白肖宁[2];张阳明[2]
(104-107)
本硕同主题专业课程进阶式教学模式探索——以城乡规划(学)专业法规政策主题课程为例
杨晓楠[1];庞磊[1]
(108-111)
基于“四跨四融”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陈星宇[1]
(112-114)
科教融汇背景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蓝善康[1];孙一鹏[1]
(115-117)
OBE理念下市场营销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以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梁曦[1]
(118-120)
高职专业教育与财经素养教育融合的项目教学演化阶段与推进路径
蒋绪军[1]
(121-123)
基于竞赛驱动的高职交通土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研究
黄健[1]
(124-127)
职业本科院校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价值、问题与路径
刘凤梅[1];戴贤伟[2]
(128-130)
积极老龄化视域下老年大学适老化课程建设的创新与探索
王小童[1]
(13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