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观察
Survey of Education
简 介:《教育观察》创刊于2012年,是获得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复创刊的学术期刊,由广西师范大学主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主办。主要面向高校的教师、教育研究人员、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及学生,稿件应突出理论性、前瞻性、指导性及实用性,应能引导教育观念更新、促进高教改革、推动学术进步。
- 主管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 主办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 创刊时间:2012
- 出版周期:旬刊
- 地址:广西桂林市普陀路广西期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教育观察》编辑部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3712
- 国内统一刊号:CN 45-1388/G4
- 邮发代号:48-362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22期
基于制度同构理论:高校志愿服务形式趋同机制分析与共生突破路径探究
李晓兵[1];楚玉保[1]
(1-4)
职业本科院校校园物质文化育人的实践探索——以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为例
彭楚瑶[1]
(5-7)
生态系统理论下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要素机制与实践路径
李奎[1];李蓓[2]
(8-10)
新工科视域下以岗位能力为导向的跨学科微专业建设与探讨——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为例
崔艳玲[1];刘春燕[1]
(11-14)
民航高校智能科学与技术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路径探索——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牛顿[1];徐开俊[1];朱红军[1]
(15-18)
重点学科建设与重点实验室建设协同发展研究
龚佳欢[1];张琦[1]
(19-21)
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背景下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教学“三融一库”改革探索
高学勤[1];吴倩[1]
(22-24)
数智时代大学生数字素养潜在类型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潜在剖面分析
刘鲲[1];吴小蕊[2];陈丽芬[2]
(25-29)
基于智能化技术的有限元法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滕文想[1];程啸[1]
(30-33)
基于AI工具的传统村落保护与民居调查课程改革——以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蒋薇[1]
(34-36)
信息技术赋能职业教育教学范式转型探索——以榆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孟江鹏[1];高丽芳[1];马俊涛[1]
(37-39)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跨学科试题解析策略研究——以DeepSeek-R1与讯飞星火为例
苏瑞[1];卢钰雯[1]
(40-43)
基于图谱的“建筑设备自动化”课程教学改革
李淮周[1];李森[1];曹祥红[1];李菲[1];万振杰[1]
(44-46)
基于“知识图谱+技能图谱”的“解剖学基础”课程建设研究——以南宁市卫生学校为例
黄嫦斌[1];符静泉[1];郑敏[1]
(47-50)
美育浸润行动背景下高校美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田瑞[1]
(51-53)
基于北斗系统的卫星导航定位课程改革实践研究
唐龙[1];邹芳[1];许闯[1];丁琼[1]
(54-56)
“新艺科”建设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以“空间叙事与景观设计”为例
孙启微[1,2];李敏[1]
(57-59)
基于“Seminar-案例”的“二维四阶”教学法在康复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研究
夏爱芳[1];孙善斌[1];王婷[2];程姐[2];江颖子[3]
(60-63)
基于OBE理念的BOPPPS教学模式在分子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于莹[1];杨奕樱[1];徐昌君[1]
(64-66)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特征、现存问题及改革探索
王成蹊[1];雷基林[1]
(67-69)
跨专业融合视域下的高职音乐教学创新研究
李琛琛[1]
(70-72)
基于新文科的“金融风险管理”教学改革研究
张兆芹[1];张少华[1];赵雪瑾[1]
(73-77)
翻转课堂研究现状及在水面舰艇结构课程中的实践
罗英勤[1];侯海量[1];白雪飞[1];刘磊[1]
(78-83)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合作学习教学探索——以“地统计”课堂教学为例
黄丁伶[1];李万欣[1]
(84-86)
教育强国背景下职业院校开展社会情感能力评价探索
谭福河[1];阚雅玲[1]
(87-90)
数据治理驱动的“新财经”人才培养评价改革探索
刘志娟[1];李国祥[2]
(91-94)
综合应用式考核评价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武器系统运用类课程为例
马乔[1];刘玉朋[1];郭伟腾[1];许文斌[1]
(95-97)
产学研协同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贵州医科大学为例
巩仔鹏[1,2];黄静[1,2];王钦[1,2];徐金转[1,2];陈艺[1,2]
(98-101)
“双碳”背景下政校企绿色教育双循环模型构建研究
陆柯如[1]
(102-105)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护理学课程的现存问题和优化策略——以信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李桂林[1];方明月[1]
(106-109)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点方向及经验启示——基于近三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实证分析
李生[1,2]
(110-114)
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以安徽第二医学院为例
李华[1];安梅[1]
(115-118)
工业4.0背景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范开峰[1];李思[1];周诗岽[1];杨隆昊[1];周雷[1]
(119-123)
基于问题牵引的艺术硕士跨学科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AI+桂林旅游文化遗产数字活化”项目为例
彭玉元[1];谢佳祺[1];刘舜尧[1]
(124-127)
指向抽象思维能力培养的高等代数教学研究
陈琪[1]
(128-130)
高职公共体育课堂学生核心力量训练探析
王昕霞[1]
(131-1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