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4年10月09日 Wed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大学教育

大学教育

University Education

简  介:《大学教育》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反映高校学科建设和教学研究、改革成果,促进高等教育人才素质提升,为我国高等教育和课程改革服务。

  • 主管单位:南宁师范大学
  • 主办单位:南宁师范大学
  • 创刊时间:2012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地址:广西南宁市鲤湾路17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3437
  • 国内统一刊号:CN 45-1387/G4
  • 邮发代号:48-24
  • 单价
  • 总价

2024年 第8期

高校教务系统全生命周期校企协作管理场域:惯习冲击、协同创新与价值构建 徐宏凯[1];谢洁[1];成希飞[1];吴能表[1] (1-6)

党建融合发展视角下高校图书馆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研究 张利梅[1];邱冠文[1] (7-10)

“双一流”高校学术委员学术特征的地区差异分析 段平忠[1];胡冬梅[2] (11-14)

数智化时代行业特色型统计学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 张春晓[1];孙芳[1];李雪艳[1] (15-19)

水工程经济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高阳[1];吴方同[1];孙士权[1] (20-24)

无机及分析化学数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聂沃[1];高静[1];姜华昌[1];王伟佳[1];张立庆[1] (25-28)

“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 李文静[1];栗觅[1] (29-31)

“为人”与“人为”:构建ESP有效教学模式的思与行——以航空服务类专业英语教学为例 曾妮[1] (32-37)

“八步教学法”在大气物理学课程中的应用 陈超辉[1];陈雄[1];姜勇强[1];曹剑秋[1];周鹤峰[1];金赛花[1] (38-42)

融合增材制造技术的工程力学专业课程创新实验教学实践 杨未柱[1,2];樊哲铭[1];李磊[1];王心美[1];曾延[1];岳珠峰[1,2] (43-48)

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在冶金机械专业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杨霞[1];马立峰[1];朱艳春[1];刘光明[2];姬亚锋[1];李华英[2] (49-52)

生物与医药专业工程伦理课程案例素材挖掘与应用探索 惠爱玲[1];张文成[1];吴泽宇[1];方群玲[1] (53-57)

新时代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亲和力的三重维度 杨欣[1];刘林精[1] (58-62)

基于市场营销学课程特点的课程思政探索 韩睿[1];谢佩洪[1];邓士昌[1] (63-66)

“材料强国”党建工程引领的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与实践 陈泽军[1];王敬丰[1];余江[1];龙木军[1];陈洁[1] (67-70)

“BOPPPS+课程思政”C程序设计基础教学路径探究 阮志红[1];汪思思[1];朱毅[1] (71-74)

“思政+”六融入:高校分子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策略 张振霞[1];刘亚群[1];孙延杰[1];陈晓芸[1];邹湘辉[1];郑玉忠[1] (75-78)

红色文化培育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经验遵循和实践进路 庞晨[1] (79-84)

基于PDCA循环的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与实践 王芳[1];赵舒曼[1];王爱丽[1];商书波[1];李春辉[1];黄帅[2];李洪亮[1,2] (85-89)

“三全育人”视域下地方高校开展劳动教育有效路径探索 林远洲[1,2];张旭杨[3] (90-93)

基于CiteSpace的研究生导学关系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及思考 陈予宁[1];孙佳恒[1];陈华瑞[1];陈君芳[2] (94-98)

国防科技电子信息领域工程博士校企协同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以X大学为例 邓婧慧[1];姚如贵[1];普晓尼[1] (99-102)

基于创新团队建设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探索 朱海燕[1,2];汪怡[1,2];肖乾[1,2];许期英[1,2] (103-106)

基于3P模型的金融硕士培养质量提升路径研究——以广西大学金融硕士为例 申韬[1];颜竹晗[2];钟旦[2];卜大晟[2];张凯童[2];张泉[2] (107-112)

成渝联动视角下校企协同培养高端制剂人才实践路径探析 吴双[1];张保顺[2];王晨晖[3];唐亚琴[4];李翀[1,2] (113-116)

基于多元融合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以河海大学机械工程专业为例 苑明海[1];裴凤雀[1];顾文斌[1];陈曦晖[1] (117-120)

“营销5.0+”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王粲[1];李文莲[1] (121-125)

榜样示范法在大学生科学精神培育中的运用研究 李佳昕[1];龚素瓅[1] (126-130)

基于RCEP视角的广西高职院校对外文化贸易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韦林枚[1];张洋[2] (131-135)

校企协同提升工科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路径探索 郭亦玲[1];汤庆新[1] (136-139)

基于“互联网+”的云实习模式探讨——以交通运输专业为例 罗建[1];黎青松[1];孙孟月[2];程代兵[2];薛锋[2] (140-143)

“三阶四位五并举”实习模式的理论框架与推进策略 苏丽梅[1];李明[2];杨会云[3] (14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