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05月09日 星期五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民族学刊

民族学刊

Journal of Ethnology

该刊已选入:北大核心期刊(2020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7-2018)、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简  介:《民族学刊》系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西南民族大学主办的民族学人类学专业期刊。本刊致力于荟萃学术思想,追踪学术前沿,展示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成果,突出西南民族研究特色,为繁荣民族科学文化,增强民族团结、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服务。自2010年创刊以来即确立并全力付诸实践国际化策略,包括国际化的编辑规范、国际化的期刊组织架构、国际化的组稿、国际化的审稿团队、国际化的发行传播策略等,可以说《民族学刊》是目前国内最具国际化规范的中文社科学术期刊之一。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事务委员会
  • 主办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 创刊时间:2010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中国四川成都西南民族大学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9391
  • 国内统一刊号:CN 51-1731/C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2期

抗战中前期《申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书写与传播——基于涉疆报道的考察 吴锋[1];牛驰[1] (1-9)

媒介生态赋能:以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张馨元[1];邵培仁[2] (10-18)

日常生活之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生产逻辑 冯雪红[1];安宇[1] (19-26)

新质生产力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共生逻辑 王涵[1];王科[2];王倩[3];邱高会[4] (27-36)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协调:原则、框架与策略方案 于春洋[1];周佳薇[1] (37-47)

科学性、完备性与自主性: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三个结构向度 高永久[1];杨龙文[1] (48-56)

共同体叙述赋能:新媒体语境下城市形象传播的特征与策略 殷俊[1];甘田[2] (57-66)

中华文明包容性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李乔[1] (67-76)

近代以来西方世界对中华文明的认知 李爱勇[1];李小妮[1] (77-86)

任乃强先生对和平解放西藏的贡献及历史启示 郎维伟[1];刘琳[1] (87-94)

凉山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实践及实效提升路径 王美英[1];沙浩宇[1] (95-104)

四川民族地区幼儿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践路径 捌马阿末[1];罗绒曲批[1] (105-112)

区域特色与比较优势:民族地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多维路径 柳建文[1];杨晴宇[1] (113-122)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互促关系 陈泽萍[1];黄有璋[2] (123-129)

非遗技艺赋能民族地区乡村全面振兴的理论逻辑与优化路径 刘钒[1];杨佳[1] (130-139)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入编通知 (15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