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学刊
Journal of Ethnology
该刊已选入:北大核心期刊(2020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7-2018)、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简 介:《民族学刊》系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西南民族大学主办的民族学人类学专业期刊。本刊致力于荟萃学术思想,追踪学术前沿,展示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成果,突出西南民族研究特色,为繁荣民族科学文化,增强民族团结、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服务。自2010年创刊以来即确立并全力付诸实践国际化策略,包括国际化的编辑规范、国际化的期刊组织架构、国际化的组稿、国际化的审稿团队、国际化的发行传播策略等,可以说《民族学刊》是目前国内最具国际化规范的中文社科学术期刊之一。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事务委员会
- 主办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 创刊时间:2010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中国四川成都西南民族大学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9391
- 国内统一刊号:CN 51-1731/C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8期
儒家优秀思想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资源价值及当代意义
齐兰英[1];邵龙宝[2]
(1-10)
神话符号的重构与认同:《哪吒2之魔童闹海》影像叙事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沈剑峰[1,2];郝丽娜[2]
(11-18)
“心灵相通、命运相通”:对清末驻藏大臣联豫在西藏地方推广汉语文的再审视
张世均[1];张娜[1]
(19-28)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的困境及路径
姜燕[1];杨淋琳[2]
(29-38)
多民族协作的牦牛经济实践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甘肃临夏县为考察中心
刘风丽[1];陈建樾[1]
(39-48)
民族与国家认同:抗战时期庞薰琹的西南艺术实践与共同体叙事
马路遥[1];刘兴全[1]
(49-58)
数字人文背景下关于Al热词的反思与分析
徐新建[1,2]
(59-59)
警惕“唯智主义”——对“人工智能”与“人类智慧”的人类学考察
徐新建[1,2]
(60-66)
AI“主体”:人工智能对人类自我的挑战与重塑
刘华[1]
(67-75)
AI“交互”:由碳基智能向硅基智能的交织演化
黎学锐[1]
(76-81)
AI“幻觉”:认知困境、术语反思与范式嬗变
梁昭[1]
(82-87)
AI“污染”:数智时代的能指变异与所指危机
赵靓[1]
(88-94)
入住权:湘黔桂毗邻带民间社会资源配置研究
罗康隆[1];向娟[2]
(95-103)
信任前置: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的“困”与“路”
刘莹[1];陈井安[1]
(104-113)
“横断走廊”:民族文化与族群地理的有机整合
郭天真[1]
(114-120)
疗愈仪式的存续、嬗变与民族村寨秩序结构——以滇西南C县多民族区域为例的分析
牟军[1];徐超[1]
(121-131)
清代清水江流域亮寨苗族土司龙氏家乘《迪光录》的编修特点及其文献价值
杨军昌[1];黄择书[1]
(132-141)
武陵民族走廊红色旅游中的仪式展演与情感记忆
贺诚[1];曹行[1]
(142-151)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入编通知
(169-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