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河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eihe University
简 介:《黑河学院学报》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发行的正式学术刊物,2010年3月批准,6月出版创刊号。办刊宗旨:充分发挥黑河学院的区位优势、专业特色和学术特长,发表教学科研学术成果,促进学科建设和办学特色发展,搭建中俄高校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平台,推动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黑河学院
- 创刊时间:2010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黑龙江省黑河市学院路1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9499
- 国内统一刊号:CN 23-1565/Z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3期
黑河学院在白俄罗斯建立的首个孔子学院隆重揭牌
(F0002-F0002)
18—20世纪沙皇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士团科研活动述略
鞠海娜[1]
(1-5)
俄罗斯学者对《共产党宣言》当代价值的解读
王爽[1,2];常雪萍[3,4];王洪斌[1]
(6-9)
中国共产党现代化话语的叙事逻辑与价值取向
吴玲[1];朱治戎[1]
(15-18)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在中国的百年传承与实践
杨薇[1]
(19-21)
中国共产党以文化人理念的历史演变
唐博[1]
(22-25)
马克思哲学感性概念辨析
谢桂袖[1]
(26-28)
智媒时代语境下青年网络群体极化的生成逻辑与治理
付丽娜[1];刘迪[1,2,3]
(29-32)
“哲学是什么”——南斯拉夫实践派哲学观批判性维度探析
苑路漫[1]
(33-35)
考虑CID链路的效果营销提效模型研究
杨静[1];游楚娴[1]
(36-39)
基于网红经济视角的城市全域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吕伟[1];白石[1]
(40-43)
我国能源城市工业生态效率动态实证研究
韩毅[1];侯震梅[1]
(44-47)
ESG信息披露“漂绿”治理路径及政策建议
郭震[1];李龙飞[2];邱唯锦[2];张文[1]
(48-51)
内部控制视角下高校财务管理探究
张艳玲[1]
(52-54)
基于生活圈内供需关系的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评价——以徐州市鼓楼区为例
徐艺文[1];单志诚[2]
(55-59)
城市更新驱动下城市文化遗产品牌形象塑造的路径
亓逸晨[1];徐彩[1]
(60-63)
信息化背景下古籍文献管理服务的应用创新策略
赵冬蕊[1]
(64-67)
新质生产力在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条件下的发展探究
王彦博[1];佟京楠[1];苏比努尔·阿里木[1]
(68-71)
龙江优秀精神融入“双育融通”教学体系的实践
何冰[1];马丽丹[1]
(72-74)
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在专业体育训练中的应用
于跃[1]
(75-78)
试析农业院校教学改革新思路
任春燕[1];王继卿[1]
(79-82)
自动语音识别技术对大学英语学生发音准确度的影响
范园[1]
(83-85)
基于中外合作办学的航空类研究生培养体系优化研究——以中国民航大学中欧学院为例
李海全[1]
(86-89)
“三全育人”背景下地方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杨冰玉[1];葛春梅[1]
(90-93)
言语识别的新探索:构式的互动、立场与标记
顾鸣镝[1]
(94-97)
《大明度经》中疑问词“云何”用法分析
李振东[1];瞿莹[1]
(98-101)
符号间互动视角下“语言—科学符号”在科学语篇中的经验识解
王志娟[1];卢明玉[2]
(102-106)
读者反应论视域下晋商文化语言景观汉英翻译对策研究
王卓蓉[1];吴红星[2]
(107-110)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翻译类立项热点及趋势分析(2014—2023)
伍娟娟[1];王芳[2]
(111-116)
卢卡奇物化理论视域下的人工智能写作悖论
田裕晖[1]
(117-119)
巴托克《6部弦乐四重奏》现代复调技法探究
史桂丽[1]
(120-124)
鄂伦春族传统纹样在文创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闫天宝[1];张晓丽[1];袁绪鹏[1]
(125-127)
网络直播视域下我国流行音乐传播研究
罗倩[1]
(128-130)
基于“叙事理论”的地域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李任梅[1];黄秋妍[1]
(131-133)
社会文化视角下马克思主义在广东的译介冲突与调和研究
邬帅[1]
(134-137)
辽天禄三年仙露寺石刻再考释
刘盼盼[1];耿涛[1]
(138-141)
辽西走廊主要道路演变的政治因素探析
张忠双[1]
(142-145)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中华文化国际感召力提升研究——以海外社交平台的运用为例
姜培培[1]
(146-148)
福建武术地域文化特征解析
林峻峰[1]
(149-152)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分析
秦洁琼[1]
(153-155)
现代服饰设计中闽台髹漆技艺的运用研究
李充和[1]
(156-159)
我国传统民族乐器的审美差异及文化表征——以古筝、古琴为例
张竞怡[1]
(160-163)
黄河流域木版年画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麻可[1]
(164-167)
艺术设计在非遗文创产品中的审美传承与创新探究
杨婧[1];肖刚[1]
(168-171)
黄河流域音乐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研究
林思名[1]
(172-175)
基于MATLAB的干涉条纹分布规律及条纹可见度模拟
王宏哲[1];李渊[1]
(176-179)
范德华材料Cr1.2Te2中磁临界行为研究
张颖[1];张科[1];张春早[1];全桂英[1]
(180-183)
一种改进的二重数值积分双辛普森算法
杨星星[1];冯依虎[1]
(184-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