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教与学
Chemistry Teaching and Learning
简 介:《化学教与学》期刊是国家科委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江苏省教育厅主管、南京师范大学主办、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和江苏省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协办的全国公开发行正式刊物,发刊于1998年7月。著名化学家、化学教育家戴安邦院士为刊物题写了刊名。《化学教与学》的前生是创刊于1988年7月在全省中学生中有很大影响的内部刊物《化学之友》。 《化学教与学》的办刊宗旨是:繁荣化学教育教学研究,服务教师教学和发展,帮助学生学习和成长。《化学教与学》遵循邓小平同志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积极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以化学知识和技能为载体,启迪学生思维,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强调学法指导;强调教法研究,强调教学相长。杂志社通过组织多种活动,如化学竞赛、论文评比等,在帮助老师教好化学的同时,帮助学生学好化学。
-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 创刊时间:1998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地址:南京市玄武区后宰门西村9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8-0546
- 国内统一刊号:CN 32-1482/G4
- 邮发代号:28-407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12期
元素周期表的变形记与教学法——2010—2024年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期刊中元素周期表教学研究文献分析
李美泽[1];范博韬[2];邓力克[2]
(3-9)
基于表现性评价的高中化学教学目标实现路径研究
蔡超[1]
(10-12)
基于问题导向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田军[1]
(13-15)
跨学科融合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以“化学能转化成电能”为例
苟合飞[1]
(16-18)
突破SOLO关联结构水平的初中化合价教学策略
陶艳[1];陆丽萍[1];陈俏[2];赵玉峰[1]
(19-23)
基于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深度学习——以“探究食醋风味”为例
黄文君[1];曹葵[1]
(24-27)
从跨学科视角看初中化学与生物学知识的渗透——以“生命活动中的化学反应”为例
牛伟军[1]
(28-30)
基于科学家精神培育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以“金属材料”为例
潘建好[1,2];张善超[1]
(31-34)
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初中化学跨学科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以“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的组装与使用”为例
朱琦[1]
(35-38)
UbD理论指导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以“金属和金属材料”为例
刘烈豪[1];汪晓霞[2];朱浩然[3]
(39-44)
非遗文化融入跨学科实践活动的化学教学探索——以“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为例
余青[1]
(45-48)
基于化学学科理解的基本概念教学实践——以“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为例
朱彩萍[1]
(49-52)
基于真实情境的高中化学项目式教学——以“走进高分子材料的奇妙世界”为例
李冬瑶[1]
(53-56)
结构视域下的高三有机化学复习教学分析——以“从共价键极性认识有机化合物的转化”为例
张寒之[1]
(57-61)
聚焦学科融合的高中化学项目式教学实践研究——以“硫及其化合物”复习课为例
陈洁汝[1];郑霞珍[2]
(62-66)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复习课项目化学习设计与实施——以“简易阻燃手套制作”为例
周晓燕[1]
(67-72)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中微项目学习的实践研究——以“探究久置双吸剂成分”为例
周建秀[1];龙芝香[2];薛辉[3]
(73-76)
项目式学习助力新农村生态文明发展——以“含钙化合物”实验复习课为例
姚横国[1]
(77-81)
基于中考试题本原思考化学原创试题的命制
张荣[1];陆庭銮[2]
(82-84)
化学教师资格考试中融入教育家精神的命题思路探析
陈尚琼[1];刘惠玲[1];黄燕宁[2]
(85-87)
高中化学内生性德育教学材料的开发与实践
戚佳一[1]
(88-92)
深入把握新教材 高效实施新课程——应用新教材开展新课程教学实践的思考与建议
王锋[1]
(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