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07月11日 星期五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 of Arts

简  介:本刊办刊宗旨:坚持“双百”方针,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艺术的主旨,重点探讨跨世纪的高等艺术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努力把学报办成特色鲜明、内容丰厚、质量上乘、富含学术价值的高品位艺术类综合学术刊物。读者对象:国内外艺术工作者、艺术院校师生。

  • 主管单位:吉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吉林艺术学院
  • 创刊时间:1981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自由大路695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5442
  • 国内统一刊号:CN 22-1285/I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2期

“松辽春韵·长白秋歌”全国艺术院校名家绘吉林作品巡展在北京隆重开幕 (2-2)

2025年“友谊长春”中俄民族交响音乐会在长影音乐厅成功举办 (2-2)

新时代中国艺术设计的使命和价值向导——第二届全国平面设计作品展览研讨会发言摘编 (4-4)

从全国平面设计大展引发的学术思考 李书春[1] (4-4)

中国式视觉体系构建与设计学科发展的当代路径思考 韩绪[1] (4-5)

设计的范式转型与学科重构 王子源[1,2] (5-6)

为国家形象而设计的创新路径 高山[1,2] (7-7)

设计教育与行业发展的双重维度 张晓东[1,2] (7-8)

国家形象设计的范式转型与设计教育战略重构 张犁[1,2] (8-9)

国家形象设计的学科实践与经验提炼——以吉林艺术学院为例 苏大伟[1] (9-10)

视觉赋能与动态构建——文化强国视域下平面设计的研商实践与学科发展 吴轶博[1] (10-10)

基于离差最大化组合赋权的数字社会适老化服务设计需求研究 虞彬彬[1] (11-20)

社群视角下的剧院观众拓展:内在逻辑、实践进路与未来图景 胡屹辰[1];董峰[1] (21-28)

全媒体视野下泰山皮影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王云权[1];郭笃凌[1] (29-33)

接受美学视阈下当代中国互动影视的受众参与研究 孙雯悦[1];房默[1] (34-42)

符号学视域下虚拟主播形象建构的内生优势、现实困境与创新策略 赵梦真[1];朱学航[2] (43-49)

《详注聊斋志异图咏》诸纸本之图像考辨 王芹[1] (50-61)

舞台空间与舞蹈技术之关系研究 文旭东[1] (62-67)

巧转·焕新·情动——论中国戏曲电影的“出海”自觉 赵娜娜[1];黄海云[1] (68-73)

中国生态纪录片研究的回溯、热点与未来展望 王序[1] (74-81)

《黑神话:悟空》中孙悟空形象对认知偏好的突破与符号重构 太清华[1];盛德华[1] (82-87)

新时代高校介入社会美育的创新方法与价值重构——以建设清华大学美育工作站为例 马文甲[1];刘潇[1];黄浩立[1] (88-97)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环境设计专业实践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王义鹏[1];张诗林[1] (98-105)

第二届全国平面设计大展入围作品选登 (106-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