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经济评论
Review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该刊已选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曾用刊名:数字娱乐技术;现代产业经济
简 介:电子工业出版社于2013年1月创办《现代产业经济》月刊,2014年5月变更为《产业经济评论》双月刊,并成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的学术期刊。 创刊伊始,《产业经济评论》杂志的目标就是力争进入国家核心期刊阵容。在明确聚焦产业经济学术研究、深入研讨现代产业经济理论与实践的办刊定位之后,我们积极参与和组织了相关学术研讨活动,先后成为历届香樟经济学论坛的协办单位,并长期资助“香樟经济学奖”;从2014年开始,杂志社每年组织举办“中国产业经济研究学术年会”,并设置期刊年度“优秀论文奖”,广泛联络起社会各界致力于产业经济学术研究的专家学者,成为《产业经济评论》的撰稿人和读者。2016年1月,《产业经济评论》杂志郑重聘请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美国哈佛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著名高校的经济学者兼任杂志执行主编和执行编辑,不断提升期刊论文的学术质量和水平。 从期刊内容定位的坚定不移,到各界专家学者的广泛联络;从期刊学术论文的广泛征集和严格筛选,到专家的匿名评审和编辑的严格把关;五年耕耘终结硕果。《产业经济评论》杂志将以入选核心期刊为契机,更加严格地坚持高品质学术研究,更加严谨规范地办刊编刊,立志与产业经济学界各路专家一道,不断提高期刊的论文质量和学术影响力,尽快办成中国产业经济研究领域的顶级学术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
- 主办单位:电子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 创刊时间:2013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北京市万寿路南口金家村288号华信大厦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7572
- 国内统一刊号:CN 10-1223/F
- 邮发代号:82-581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3期
新质生产力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双向赋能机理和路径研究
张夏恒[1]
(5-18)
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认知特征、主要挑战与建议——基于10省市1385家企业的调查
秦光远[1];周海川[2];白紫焰[3]
(19-38)
ESG评级分歧与供应链稳定性
陈鹏程[1];李智[1];王开阳[1];乔森[1]
(39-61)
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化、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出口生存
王欢[1];何树全[2]
(62-81)
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重塑劳动力市场:研究综述与未来展望
曾晨语[1];魏下海[1];余玲铮[1]
(82-102)
数智赋能区域一体化发展:基于新质生产力的视角
叶振宇[1]
(103-111)
替代还是强化: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劳动应用、风险挑战与治理策略
齐志远[1,2];高剑平[3]
(112-124)
新型举国体制与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基于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设立的准自然实验
王砚冰[1];白俊红[1,2]
(125-142)
企业ESG表现与创新质量——基于专利多维度视角的分析
朱健[1];徐光华[1];李晓东[2]
(143-168)
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数字创新
洪结银[1];刘朝阳[1];李静[1]
(169-186)
贸易摩擦、人才政策与出口企业创新
徐培[1];金泽虎[2];李静[2]
(187-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