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07月03日 星期四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商展经济

商展经济

Trade Fair Economy

曾用刊名:中国商业年鉴

简  介:《商展经济》杂志于201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原《中国商业年鉴》变更而来,在沿袭年鉴出版的权威性、严谨性、严肃性、科学性基础上,《商展经济》 明确了新的办刊宗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办刊方向,反映商业流通领域的发展新动态,刊发商业展览业理论研究和学术创新成果,探讨商展经济的现状和问题,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学术研究水平。 未来,《商展经济》杂志将始终秉持“专业性、理论性、学术性、指导性、前瞻性”的办刊理念,及时刊登商展、流通、服务、贸易经济等相关领域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更加全面系统地展现行业实践创新和理论研究成果,为指导行业健康发展、支撑决策、打造品牌、推动商贸流通和商展经济进步发挥积极作用。

  • 主管单位:中国商业联合会
  • 主办单位:中国百货商业协会
  • 创刊时间:2003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蜂窝路21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6776
  • 国内统一刊号:CN 10-1617/F7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11期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会展经济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董江淼[1] (1-3)

数字经济背景下电商直播赋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的策略研究 刘心如[1] (4-6)

大型会展活动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探析——以“精彩夜吉林”2024消夏演出季为例 孙悦[1];赵驰[1] (7-9)

基于熵权法的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高质量水平测度分析 廖丽玲[1] (10-14)

数字经济时代传统零售企业的转型路径探究 郭道源[1] (15-18)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策略研究——以哈尔滨市旅游业为例 李蕊[1] (19-22)

对外贸易对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基于人力资本中介视角 王亚楠[1] (23-26)

生产力理论与新质生产力:研究综述与展望 杨烨[1] (27-30)

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政策略——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看中国体育市场的未来 焦健华[1];梁艳霞[1] (31-35)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历史古镇空间分布及旅游融合开发研究——以苏州市为例 胡金鑫[1] (36-39)

“淄博烧烤”文旅融合的路径研究 岳永洁[1] (40-43)

山东省体育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及提升策略 张原康[1];魏家昕[2];李元龙[1];张卫东[1];郭晓芳[1] (44-47)

赣南红色旅游文创产品的设计思路研究 陈睿[1] (48-52)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低碳旅游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范春娇[1] (53-56)

数字经济背景下大数据营销的内涵、现状与对策研究 孙金宇[1] (57-60)

天门市数字经济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孙争元[1] (61-64)

新质生产力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研究 殷雪儿[1] (65-68)

跨境电商赋能非遗竹编产业发展的路径与模式探索——以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为例 何靖雯[1];阮斯媚[1] (69-72)

在线旅游网站持续使用意愿及行为研究——以携程旅行网为例 李艳杰[1];刘珍珍[1] (73-76)

乡村振兴视角下中山市三乡镇新业态差异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杨富云[1] (77-80)

第三方支付对“即时消费”倾向的助长与理财能力的弱化研究——基于高校学生扎根理论的研究 邹奇志[1] (81-84)

凝视视角下泰山景区旅游形象投射与游客感知形象差异研究 高宇欣[1];黄萍[1];任耘[1];胡伟业[1];康金[1] (85-89)

湖南省农户金融健康提升问题研究 余意[1] (90-93)

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敖心亦[1];彭崧[1] (94-97)

吉林省农村金融服务发展趋势探究 杨璨[1];白杰[1] (98-101)

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杨欢裕[1];李睿贤[1];黄达荣[1] (102-105)

我国证券公司数字化转型效率研究——基于DEA和Malmquist指数模型 叶栋梁[1];杨东宪[1] (106-109)

“双碳”目标背景下数字金融赋能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研究 李瑞萍[1];刘红钰[2];黄科成[2];李凯伦[2] (110-114)

视觉信息过载背景下互联网营销设计的简约化趋势探究 王鹤[1] (115-118)

数字经济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中的优化与创新研究 张立[1] (119-122)

基于供应链视角下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 蔡艺妮[1];刘际陆[1] (123-127)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双碳”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 樊俊岐[1];杨闯[1];蔺彦菁[1];刘子瑜[1] (128-131)

工业文化赋能西安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秦逍[1] (132-135)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科创带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杨光[1] (136-139)

创新驱动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研究——以双环传动为例 许振晓[1];陆李喆[1] (140-144)

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机遇、挑战与对策 曹颖[1];柳叶[1] (145-148)

外商直接投资、环境规制与地区绿色技术创新 辛酉堂[1];柏丽[1] (149-152)

河南省城市绿色发展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唐娟莉[1];谢雨晨[1] (153-157)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会展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与创新研究 万红珍[1];梁颖妍[1] (158-161)

现代物业企业管理与运营的有效策略研究 丁阳[1] (162-165)

“双碳”目标背景下江西省企业突破式绿色创新驱动机制研究 毛丹丹[1] (166-169)

央企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市场效应研究——基于回购、增持与现金分红的事件分析 朱高淳[1];郭雅亿[1] (170-174)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绿色信贷效能评估体系研究 苏文静[1] (175-179)

跨国公司在国际法中的地位及权益保护研究 高晗[1] (180-183)

“巴尼时代”企业雇主品牌数智化生态系统的构建策略 罗嘉欣[1];谢雨[1];田宇[1] (184-187)

“双碳”目标背景下“以竹代塑”的市场潜力研究 刘嘉萱[1] (188-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