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展经济
Trade Fair Economy
曾用刊名:中国商业年鉴
简 介:《商展经济》杂志于201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原《中国商业年鉴》变更而来,在沿袭年鉴出版的权威性、严谨性、严肃性、科学性基础上,《商展经济》 明确了新的办刊宗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办刊方向,反映商业流通领域的发展新动态,刊发商业展览业理论研究和学术创新成果,探讨商展经济的现状和问题,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学术研究水平。 未来,《商展经济》杂志将始终秉持“专业性、理论性、学术性、指导性、前瞻性”的办刊理念,及时刊登商展、流通、服务、贸易经济等相关领域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更加全面系统地展现行业实践创新和理论研究成果,为指导行业健康发展、支撑决策、打造品牌、推动商贸流通和商展经济进步发挥积极作用。
- 主管单位:中国商业联合会
- 主办单位:中国百货商业协会
- 创刊时间:2003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蜂窝路21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6776
- 国内统一刊号:CN 10-1617/F7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6期
会展业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效应及策略研究
王祥[1]
(1-3)
平陆运河赋能广西会展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高俊[1];刘梦辉[1]
(4-6)
晋阳湖国际会展中心营销策略研究
冯世红[1]
(7-10)
文化IP产业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中的作用与挑战
刘田军[1]
(11-15)
空间效应视角下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
祝群[1];梁添勇[2];李崧[1];陈艳声[1]
(16-19)
“一带一路”背景下广州市天河区商贸业十年发展状况与对策分析
朱起云[1]
(20-23)
生计韧性、自我效能感与消费潜力释放研究
李瑞晶[1,2];王丽丽[3]
(24-29)
互联网+农产品流通的融合发展探究
王飞[1]
(30-33)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研究——基于跨国数据的经验证据
申佳冉[1]
(34-37)
文化自信与全球适应视角下中国跨国企业治理模式探究——基于华为与阿里巴巴案例
齐晓明[1,2]
(38-42)
双碳目标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韩东方[1];王秋娜[1];张浩然[1];冉欣宇[1]
(43-46)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广西梧州市数智化六堡茶品牌建设的策略研究
黄惠丽[1];吕清梅[1];范文秋[1];莫碧枝[1];苏小婷[1]
(47-50)
新疆库尔勒香梨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时豪[1];梁雨杰[1];外斯丽努·外力[1];哈丽沙·买买提[1]
(51-54)
湖北省襄阳市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电子商务发展路径研究
杨烁[1];孙小舟[1]
(55-58)
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多维动因与转型效应研究——基于三十年演进历程的产业重构
庞懋谦[1]
(59-63)
数字经济背景下人工智能在ESG数据收集与分析中的应用研究——以人工智能在长吉图战略中的融合与实践为例
林怡蕾[1]
(64-67)
数字经济、就业结构与新质生产力发展
钱纪颖[1];陈姚颖[1];王梓懿[1];胡焦娇[1];陈珈怡[2]
(68-71)
数字经济助推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证研究
孙淑怡[1]
(72-76)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
王疏影[1];陈思雨[2]
(77-81)
空间溢出效应下中国双向FDI与碳排放强度分析
张培培[1]
(82-86)
中非(怀化)产业园建设路径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黄振华[1];段凤华[1];李庆婷[1]
(87-91)
创新性国企融资模式探索与实践
陈烟[1]
(92-95)
科创板公司无形资产和研发支出关联的实证研究
林华[1]
(96-99)
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发展路径研究
王成龙[1]
(100-103)
全面注册制改革与金融科技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双向影响研究
杨承承[1];胡慧雯[1]
(104-107)
大学生消费影响因素及其异质性分析
严格[1]
(108-111)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数字经济对康养市场的促进作用及发展策略研究
张帆[1]
(112-115)
基于SWOT分析的社区嵌入式养老模式发展研究——以C市为例
张敏[1,3];王丽娟[2];吕孝卫[3];高桂珍[1];卢厚义[1,3];张平改[2,3]
(116-120)
中国海洋产业综合发展水平测算及预测分析研究
胡丽丽[1,2];田世纪[1,2];杨晓彦[1];朱念[1]
(121-124)
ESG影响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机制与路径——基于资金与数字化视角
孙铮[1];蒋鑫[1];欧峻扬[1]
(125-128)
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建设背景下儿童友好产业体系建设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艾国金[1];吴佳艳[2]
(129-132)
科技赋能金融产业的路径研究
姚希凌[1]
(133-136)
广西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基于VECM模型的研究
郑理月[1]
(137-140)
中国传统制造企业跨国战略选择与竞争优势维持路径研究
陈文心[1]
(141-145)
贸易壁垒背景下河北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研究
王可意[1];路子涵[1]
(146-150)
会议嘉宾接待服务的优化探究——以2024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为例
陈翊霖[1]
(151-154)
数字经济时代财经类专业“产+教+研+赛”融合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揭志锋[1];邓艳[2]
(155-158)
教育链、产业链协同共生视域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李玉[1];宋晓悦[1];许金焕[2]
(159-162)
智能技术驱动下艺术设计教育的变革与转型研究——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王濒彬[1];张润泽[1];周峰越[1]
(163-166)
跨国并购的商誉减值问题研究——以汤臣倍健并购LSG为例
常杨杨[1]
(167-170)
ESG评级公布提升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研究——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
王紫璇[1]
(171-174)
制造企业服务化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高鑫浩[1]
(175-179)
供应链视角下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许梦颖[1];后文翔[1];尹梦琪[1]
(180-184)
欧盟反洗钱监管机构条例研究及影响
李洋[1]
(185-188)
商业银行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机制研究
赵纯[1]
(18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