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展经济
Trade Fair Economy
曾用刊名:中国商业年鉴
简 介:《商展经济》杂志于201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原《中国商业年鉴》变更而来,在沿袭年鉴出版的权威性、严谨性、严肃性、科学性基础上,《商展经济》 明确了新的办刊宗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办刊方向,反映商业流通领域的发展新动态,刊发商业展览业理论研究和学术创新成果,探讨商展经济的现状和问题,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学术研究水平。 未来,《商展经济》杂志将始终秉持“专业性、理论性、学术性、指导性、前瞻性”的办刊理念,及时刊登商展、流通、服务、贸易经济等相关领域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更加全面系统地展现行业实践创新和理论研究成果,为指导行业健康发展、支撑决策、打造品牌、推动商贸流通和商展经济进步发挥积极作用。
- 主管单位:中国商业联合会
- 主办单位:中国百货商业协会
- 创刊时间:2003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蜂窝路21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6776
- 国内统一刊号:CN 10-1617/F7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19期
长三角地区展览企业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的尺度效应研究
吴星星[1];葛浩然[1];周研[1];鲍诗雨[1]
(1-5)
文旅视域下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进展研究——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
张宇靖[1]
(6-9)
新发展格局下数字经济与会展经济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从金廷[1];韩丽[1]
(10-12)
文化会展的场景化实践与城市文旅消费的生态重构研究——以长春音乐节热潮为例
朱江[1];商晨[1]
(13-15)
扩大内需背景下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与提升策略研究
寇振国[1]
(16-19)
长江经济带新质生产力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变及障碍因素
卢尘缘[1];郑骏川[2]
(20-23)
新质生产力助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路径研究
杨鑫婕[1];马恬婧[2]
(24-27)
构筑消费新生态:一个消费长效机制分析框架
史浩[1];戴小红[1]
(28-32)
县域特色经济形成机制与发展模式研究
石庆芳[1]
(33-36)
中国省级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研究
边莉[1];任少莹[1]
(37-40)
数字技术赋能零工经济的创新生态构建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叶丽红[1]
(41-44)
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研究
于业梅[1];申川[1];封林慧[1]
(45-48)
文旅融合背景下四川自贡灯光体验旅游的游客动机实证研究
李红英[1];陈锦铭[1]
(49-52)
基于“茶旅双驱”融合的茶文化体验模式探索——以广西六堡茶为例
唐丽坤[1];刘源鑫[1];黄嵩[1]
(53-56)
数字经济驱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作用机理研究——基于浙江省杭州市的数据分析
翁旭青[1]
(57-60)
非遗视角下常德丝弦的文化资产收益性质与自我“造血”经济模式研究
林立[1]
(61-65)
南京红色旅游资源深度剖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潘丽琴[1];薛婷[1];芦芃[1];徐灿灿[1]
(66-70)
文旅融合背景下擦亮建水旅游名片的路径探究——基于消费者视角的调查分析
徐艺园[1];段艳紫[1];代龙志[1]
(71-75)
从符号转译到意义协商:空间生产理论下传统村落旅游本真性的双螺旋演进
杜法成[1,2]
(76-82)
银发经济视角下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村老龄人口消费提振的影响研究
曹新渝[1];刘兴儒[1]
(83-86)
新零售背景下电子商务企业营销策略研究——以宁波集全供应链有限公司为例
杨琼[1]
(87-90)
生鲜农产品电商直播特性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杨晓燕[1]
(91-94)
广义人口红利视域下人口老龄化与内生经济增长的研究进展
胡冰[1];张跃东[2]
(95-99)
基于“双碳”目标的河南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
陈奕儒[1]
(100-103)
中国碳市场与能源股票市场间的溢出效应研究——基于DY、BK溢出指数模型
胡奇峰[1];和向朝[2];张晓磊[2]
(104-107)
绿色金融、环境规制与可再生能源发展
李殊娇[1]
(108-111)
人口学视角下的金融政策探析:2015—2025年中国人口未来的前景与挑战
陆文[1];李强[1]
(112-115)
数字化转型对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
雒焱雲[1]
(116-119)
科技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理论逻辑和路径选择
王浩权[1];王鹏[1];范子昕[1]
(120-124)
回收渠道竞合下考虑企业社会责任的闭环供应链决策研究综述
邵世怡[1]
(125-128)
供应链数字化、供应链协同对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研究
张翼鹏[1];陈东华[1]
(129-132)
基于复杂网络的中国“航空—高铁—高速”三层交通网络拓扑性质分析
李巧萍[1];高兰雁[1]
(133-137)
经济新常态与机场密度提升背景下中小机场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以邯郸机场为例
何慧[1];郭燕平[1]
(138-141)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经济管理与绿色经济协同发展策略研究
李煜[1];黄潇[1]
(142-145)
茶产业数字化转型路径与策略研究——以广西梧州六堡茶为例
覃苑[1];李彩丽[1]
(146-149)
河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杨超[1];别奇炅[1];梁天可[1]
(150-153)
环保费改税、产业链溢出与企业生产率
曾鑫源[1]
(154-159)
数智时代酒店岗位群人才核心素养结构模型构建及培育策略——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
陈文玉[1]
(160-163)
“新商科”背景下商科人才跨文化能力培养路径研究——以成都外国语学院为例
苏月华[1]
(164-167)
新质服务业视域下高职会展人才培养路径创新研究——以学生技能竞赛的时代变迁为例
谭梦娜[1]
(168-171)
成长型思维下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转型研究
曹俊颖[1,2];冯婷[3];仇灵凡[4]
(172-175)
投资平台型企业赋能机制研究
黄韫慧[1];丁佳民[1]
(176-179)
战略构建及实施在企业变革发展中的运用研究
冉陇艳[1]
(180-183)
AI技术应用对中国民营企业ESG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数据回归与双重差分法分析
王欣雨[1]
(184-187)
多维视角下酒店行业员工忠诚度的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研究
冯志平[1,2]
(188-1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