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05月03日 星期六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当代音乐

当代音乐

Modern Music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

曾用刊名:轻音乐

简  介:《当代音乐》是正规的音乐学术期刊(月刊)。办刊宗旨为坚持“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突出时尚性、知识性、学术性、权威性,报道当今乐坛信息资讯,刊发具有理论价值、现实意义和创新性的音乐研究成果。

  • 主管单位: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主办单位:吉林省音乐家协会;吉林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创刊时间:1985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自由大路509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7-2233
  • 国内统一刊号:CN 22-1414/J
  • 邮发代号:12-480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3期

形声相益 薪火传承——林晶教授的声乐艺术和教学 黄河[1];张徐[2,3] (1-3)

黎族竹木乐器的传承与改良 于浩[1,2] (4-6)

《艺术概论》“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思考 赵少英[1];巩建华[2] (7-9)

持守学科原位探寻音乐本是——也论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目光投向 耿浩[1] (10-12)

西洋管乐“新中式”的探究 马得元[1] (13-15)

音乐考古资料的时空建构理论与方法 潘俊汝[1] (16-18)

普通高校视唱练耳课程思政融合教学设计探究——以保定学院音乐舞蹈学院为例 尹慧[1] (19-21)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课堂教学策略 王丽娟[1] (22-24)

思政背景下红色元素融入高校钢琴课程的研究——以汪立三《叙事曲(游击队歌)》为例 刘孜霜[1];王刚[1] (25-27)

音乐表演专业钢琴课程思政元素探索 宋丽琳[1];乔宇[1] (28-30)

STEAM教育理念下的初中音乐创编课教学研究 柯婷媛[1];王志军[1] (31-33)

多元文化视域下新时期民族声乐教学探析 陈俊衣[1] (34-36)

高校钢琴即兴伴奏入门教学的探索与尝试 刘谦[1];王倩[1] (37-40)

自我决定理论在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实践研究 朱士庆[1];孔文[1] (41-43)

张朝钢琴叙事曲《歌唱二小放牛郎》中的意境教学 王悠[1];李旻佳[1] (44-46)

筝韵与诗蕴融合的美育功能与实践路径——以“弦上美育·思政留声”系列之“筝与诗”音乐会为例 葛雪婷[1];李哲立[2] (47-49)

辽宁省师范院校钢琴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陈瑀瑶[1] (50-52)

儿童钢琴集体课创新性教学研究——基于心流学习法及音乐同步学习法 邢晨[1] (53-55)

新疆风格钢琴作品教学探究——以《第一新疆组曲》为例 苏凯文[1];张维[1] (56-58)

红色歌曲融入高职院校声乐教学实践育人研究 熊国燕[1] (59-61)

黎锦晖音乐教育思想探微——以儿童歌舞剧《小小画家》为例 曾敏[1];翟庆玲[1] (62-64)

心流理论视角下的音乐教学策略探究 文思岚[1] (65-67)

美育视域下音乐剧融入高校音乐鉴赏课的价值探索 欧阳鹏婷[1] (68-70)

高校音乐欣赏教学对策的深度探索——以云南原生态音乐为例 雷亚娟[1] (71-73)

非遗视域下朝鲜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现状 罗旋[1] (74-76)

妙曲方千变 箫韶亦九成——【紫竹调】曲牌溯源研究 黄晓畅[1] (77-79)

叙事 情境 隐喻——试析刘青琵琶协奏曲《雾鬓云鬟娇女将》 罗安琪[1] (80-84)

中国现代钢琴作品对民族音乐元素的传承与发展 秦春雨[1];卜莉[1] (85-87)

探析20世纪20至30年代国粹主义音乐思潮的发展与局限性 王芳[1];秦妤菲[1] (88-90)

德彪西钢琴前奏曲色彩探析——以前奏曲《帆》为例 胡亚哲[1];翟庆玲[1] (91-93)

以“视域融合”探讨巴洛克音乐理性方式之感性表达——以巴赫《d小调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为例 吴昕雨[1] (94-102)

贝多芬《E大调钢琴奏鸣曲Op.109 No.30》的录音版本比较分析 丛雨帆[1] (103-106)

《G弦上的咏叹调》在电影中的应用研究——以电影《七宗罪》和《大逃杀》为例 郭憬颐[1];翟庆玲[1] (107-109)

音级集合理论的比较研究——以五部后调性理论著作为例 马建[1] (110-112)

表演分析视角下舒伯特《音乐瞬间》的创作手法探究 方圆[1] (113-115)

浅析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四首》的民族风格与艺术特征 杜艺林[1];薛俊伟[1] (116-118)

浅析黄自艺术歌曲《春思曲》的艺术特征及情感表达 于昕怡[1];李伟[1] (119-121)

引用与交融——姚晨《此山彼水》中的和声运用研究 黄培雨[1] (122-125)

中国传统器乐曲的模仿现象及美学意义 梁梓淇[1] (126-128)

钢琴合作中艺术歌曲的抒情性及其呈现——以《爱人送我向日葵》的伴奏为例 尚振鹏[1];曲艺[1] (129-132)

钢琴弹唱技能的协调性和技巧性探讨 李嘉毅[1] (133-135)

论萨克斯四重奏的音色统一与声部平衡训练 童剑[1] (136-138)

古诗词歌曲演唱方法分析与探讨 彭隆基[1] (139-141)

承前人风骨 铸我辈风华——“互文性”视域下《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曲解集注》赋格主题探赜 张文龙[1];韦辉[1] (142-144)

中西方著名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与教学技巧 陈静[1];刘晨悦[2] (145-147)

黄自合唱作品的艺术特征研究——以《旗正飘飘》为例 赵鑫怡[1] (148-150)

中国的梦想 胡乾坤[1];杨柳青[2] (151-151)

神州星梦 刘铮[1] (152-153)

晚霞满天 潘英[1];黄璇[1] (154-154)

作客南花 潘明福[1];蔡丽[2];马相华[2] (155-155)

非遗舞蹈“十八蝴蝶”的传播路径与现实价值探究——以永康市高镇村为例 桑雨娴[1] (156-158)

现代舞发展史对舞蹈编导的启示 刘卓[1] (159-161)

新中国红色舞蹈的悲剧美学探析 王紫萱[1];叶玲[2] (162-164)

汉画像中袖舞的造型艺术与图式语言研究 田晓洁[1];王元翠[1,2] (165-167)

鲁艺精神与音乐文化的研究意义 范晶晶[1] (168-170)

音乐田野耕作者 知识殿堂引路人——追忆作曲家沙汉昆先生 陈思琪[1] (171-173)

音乐教育家费承铿“兴趣”音乐教育思想解读 刘宁[1];吴跃华[2] (174-176)

新时代音乐与科技创新融合策略研究 曹原[1] (177-179)

音乐抚慰空巢老人群体的可行性研究——以湘西地区为例 管可阳[1];杨凡锋[2] (180-182)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抖音短视频上的传播探究 徐日[1];王志军[1] (183-185)

文本 历史 重构——上海工部局乐队管理研究脉络考 张童棣[1] (186-190)

比较学视域下《歌剧魅影》的双重艺术形态——基于音乐剧版和电影版的比较分析 费渝乔[1];张兰芳[1] (191-194)

音乐产业赋能城乡协调发展的路径研究 黄琳娜[1] (195-197)

基于标准本位评量的音乐创造学习表现评价过程与特色 刘江峡[1];王慧莹[1] (198-201)

东北解放区红色歌曲思想价值探赜——以《知识》为例 杨馥嫚[1] (2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