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音乐
Modern Music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
曾用刊名:轻音乐
简 介:《当代音乐》是正规的音乐学术期刊(月刊)。办刊宗旨为坚持“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突出时尚性、知识性、学术性、权威性,报道当今乐坛信息资讯,刊发具有理论价值、现实意义和创新性的音乐研究成果。
- 主管单位: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主办单位:吉林省音乐家协会;吉林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创刊时间:1985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自由大路509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7-2233
- 国内统一刊号:CN 22-1414/J
- 邮发代号:12-480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9期
音乐学人 吕政道
(F0002-F0002)
同宗民歌古本 民族管弦新乐——从《梁溪音诗》与《无锡景》中管窥作曲家孔志轩
岳美辰[1]
(1-5)
构建“双一流” 强化室内乐——观“沈音”弦乐室内乐表演艺术人才培养
景作人[1]
(6-7)
“互联网+”视角下的单簧管多元教学模式探究
郑弘[1,2];郑巧[3,4]
(8-10)
二十世纪打击乐节奏语言概述
吕政道[1,2,3,4,5,6,7]
(11-14)
七秩风华巨变 赞歌深情献礼——“新歌唱兵团”原创音乐作品专辑述评
关丽琼[1]
(15-17)
探析指挥教学中的音乐指挥图式
程酢培[1]
(18-20)
钢琴左手基础技巧的分阶段教学方法
何娜[1]
(21-23)
在约束中寻求自由的艺术——利盖蒂《莱切卡组曲》分析
田海月[1]
(24-27)
融合性教学在合唱艺术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鲍卉[1]
(28-30)
黎族音乐文化在高校美育浸润教学中的创新途径探析
李阳[1];赖竹婧[1]
(31-33)
构建课程思政新格局——高校音乐表演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探索
魏熙畅[1]
(34-36)
思政教育融入高校音乐鉴赏课程的实践路径探索
董鑫[1]
(37-39)
综合类院校声乐专业训练常见问题与对策研究
姜卓[1]
(40-42)
美育教育在综合类大学管弦乐队中的影响
郭硕[1]
(43-45)
声乐表演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李佶欣[1]
(46-48)
流行音乐文化引导高校美育与心育功能的多元发展
薛翠[1];孙传波[1]
(49-51)
高校二胡教学中多元文化元素的融合与创新
王诗泉[1]
(52-54)
审美音乐教育哲学中的情感与文化价值对幼儿教师教学观念的重构启示
闾鹏[1]
(55-57)
智能化时代人工智能赋能音乐教育探析
杨斐雁[1];侯蕾[2]
(58-60)
《论语》中孔子音乐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周一诺[1];王志军[1]
(61-63)
高中音乐教学中黄河文化的融合研究——以《黄河大合唱》教学为例
吴少兰[1]
(64-66)
山东音与山东民歌音调关系探幽
张函[1]
(67-70)
侗族大歌的传承与现代艺术发展路径
黄意研[1]
(71-73)
文化自觉视域下菏泽民歌的当代传承探究
周思帆[1];滑静[1]
(74-76)
非遗剧种商丘四平调的艺术特征探赜
赵原[1]
(77-79)
豫北地区濒危曲艺声腔艺术研究
胡乾坤[1]
(80-82)
中国古代挽歌音乐文化与挽郎角色的演变
王泽宇[1]
(83-85)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宿迁地区红色音乐的传播与实践研究
周逸[1]
(86-88)
《来自纽约的四幅画》中“探戈”风格的诠释与表达——以《探戈俱乐部》为例
雷兆雨[1]
(89-91)
肖邦《降A大调第三叙事曲》演奏分析
刘芷辰[1]
(92-95)
音乐叙事的探索——理查·施特劳斯交响诗《堂吉诃德》分析
张彤[1]
(96-98)
关于“和平与爱”的音乐叙事——纪念歌曲《We Are The World》发行四十周年
吕欣彤[1]
(99-101)
黑神话悟空中的“云宫迅音”——中国民族音乐写作中的作曲技法分析
姚其余[1];袁莅权[1]
(102-104)
弗兰克《A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主题及其发展特征分析
李宇璇[1]
(105-107)
论钢琴演奏艺术表现力与多维度的运音技巧
张溰琁[1]
(108-110)
民族与美声唱法融合处理及演唱技巧——以歌剧《运河谣》中关砚砚唱段为例
郑婷元[1]
(111-113)
钢琴曲《夕阳箫鼓》中民族音乐元素与钢琴表现技法的融合研究
赵梦迪[1]
(114-116)
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中音乐与诗歌的互动研究
李鹏[1]
(117-119)
歌剧《伤逝》选段《不幸的人生》的艺术分析及演唱处理
王玉[1]
(120-122)
《黄河协奏曲(钢琴独奏版)》个人改编分析及演奏技巧研究
毕然[1]
(123-126)
民族声乐中钢琴艺术指导的思维与技法研究
张天衢[1]
(127-129)
音乐剧《忠诚》红色音乐主题的三维建构
王仕轩[1]
(130-133)
王建中钢琴作品中的民族元素研究
罗巍[1]
(134-136)
试论民族声乐如何从传统走向未来——从《长相思·其一》说起
陈含露[1]
(137-139)
以《映山红上杜鹃鸣》为例谈歌曲的二度创作
翟路倩[1]
(140-142)
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中杨母的角色塑造分析
胡晓锐[1]
(143-145)
传统声腔的当代活化——《千古绝唱》演唱作品分析
孟禹彤[1]
(146-148)
军旅花腔歌曲的音乐特征与演唱分析——以《边境的小鸟》为例
王宇霖[1]
(149-151)
崔世光钢琴曲《山泉》的音乐风格及演奏分析
王萱[1];姜薇[2]
(152-154)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虞美人·听雨》演唱技巧及情感处理研究
吴丹丹[1]
(155-157)
雪花的魔法
杜志学[1];韩春凌[1]
(158-158)
回眸天池水 情系长白山
李成柱[1];赋歌淳[2]
(159-161)
旧梦
杨觉会[1]
(162-165)
我爱我的小提琴
朱爽[1];邓添文[2];王宬葓[3]
(166-167)
当代蒙古族舞蹈艺术中马形象的审美文化意蕴
何际峰[1]
(168-170)
高校舞蹈教学中提升学生美感能力的有效路径
刘文静[1]
(171-173)
认知神经美学视域下即兴舞蹈教学策略研究
李晨雪[1];曹海滨[1]
(174-176)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音乐教师定向培养机制研究——以南京晓庄学院为例
吴晓勇[1];孙会玲[1]
(177-179)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研究
侯晴雯[1];单宏健[1]
(180-182)
音乐文化品牌助力文化产业发展的策略研究——以《茉莉花》为例
王江波[1];师为真[2]
(183-185)
音乐与舞蹈专业“两线三点四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评介
刘菁菁[1]
(186-188)
巴蜀共话 天府聚贤——记“钢琴在学校音乐教学中的综合应用”协作类课程交流研讨会
王琛琛[1]
(189-191)
琴聚杭城 匠心传音——“2025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师技能交流与展示活动”纪要
胡朔[1,2]
(192-194)
从运动系统的角度探析钢琴演奏中的优化模式
孙清馨[1]
(195-198)
融媒体技术赋能声乐学习探究
付兆帅[1];董兵[1]
(199-201)
艺术创作与商业运作的双重路径——音乐剧《猫》的全球化传播策略分析
于丹丹[1]
(202-204)
音乐学人 刘米娜
(205-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