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01月24日 Fri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非遗传承研究

非遗传承研究 集刊

Research o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简  介:《非遗传承研究》集刊是由上海师范大学和上海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我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中心承办的。每年3、6、9、12月出版。原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马文辉担任刊物顾问。目前是上海地区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专门研究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学术刊物,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 (中国知网,CNKI)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来源期刊、超星学术期刊“域出版”来源期刊、龙源期刊网来源期刊。

  • 主办单位:上海师范大学;中西书局
  • 主  编:陆建非;冯骥才(名誉)
  • 创刊时间:2016
  • 出版周期:季刊
  • 地址:上海师范大学体化楼101室
  • 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75-2289-9
  • 单价
  • 总价

总第

传统阐扬,美育引领——上海师范大学书法学(师范)本科专业简介 丘新巧 (0-0)

为非遗传承人保驾护航 高春明[1,2] (1-1)

立体、多元、聚焦:奥地利非遗保护法律法规解析 顾若影[1] (4-7)

近三年国内非遗研究动态报告 刘庆旭[1] (8-11)

集前人足印,铺后人之路——沉痛悼念杨久盛先生 田青[1,2] (12-13)

非遗与戏曲观念的演变 傅谨[1,2] (14-17)

国际中文教育视域下的非遗跨文化传播 余红艳[1];白金晨[1] (18-22)

广西边境地区非遗保护研究 梁宏章[1] (23-26)

加强民俗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能力建设的思考——基于福建省民俗类非遗传承人的调研 陈祖英[1] (27-31)

海派非遗文创研发探析 王伶[1] (32-35)

“舞龙”蜕变为“教育龙舞”的门、道、术——试论社会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的肌理经纬 吴国林[1] (36-39)

北京中轴线相关非物质文化探究 曾泽伊[1] (40-43)

非遗代表性项目申报片的摄制原则及核心要义 高之轩[1] (44-47)

钻研古建技艺 传承石作薪火——国家级非遗项目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北京故宫)代表性传承人贾永茂访谈实录 何川[1];贾永茂 (48-53)

纸上得来并非浅,人间大爱细雕刻——记上海非遗奉城刻纸传承人周宝才 陈前[1] (54-56)

从地方文化到公共文化:文旅融合视域下非遗保护的县域实践——以上海市金山区为例 上官文洁[1] (57-60)

黄河流域非遗社区教育传承的价值与路径研究 刘倩倩[1];张爱琴[1] (61-65)

上海非遗船拳之兵器木锁轶事拾遗 丁裕春[1];刘芳羽[2] (66-68)

甬剧沙龙常青树——记老演员徐慧珍老师 陶一铭[1] (69-71)

上海灯彩在清华中学校园熠熠生辉 彭红艳 (73-73)